[发明专利]一种盲孔磁粉探伤感应式手雷弹探头在审
申请号: | 201510209001.1 | 申请日: | 2015-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928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2 |
发明(设计)人: | 陈昌华;张利;陈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迪威尔高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7/84 | 分类号: | G01N27/84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张学彪 |
地址: | 210048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盲孔磁粉 探伤 感应 手雷 探头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盲孔磁粉探伤感应式手雷弹探头。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磁粉探伤的磁化方法主要有通电法、穿棒法、线圈法、磁轭法等。而对于不规则工件尤其是存在内孔的工件,通常用将线圈或导磁棒穿过内孔,形成回路并在内孔表面产生感应磁场,利用感应磁场在表面及近表面处因缺陷产生的漏磁场检测缺陷。但是对于油气钻采行业的盲孔锻件,内孔表面缺陷,由于不是直通孔,通常采用的线圈或导磁棒无法穿孔形成回路,从而难以对盲孔内表面进行磁化形成感应磁场,因此对于盲孔锻件内孔表面缺陷常常无法磁粉检测。
因此,需要一种新的盲孔磁粉探伤装置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盲孔磁粉探伤感应式手雷弹探头。
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盲孔磁粉探伤感应式手雷弹探头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盲孔磁粉探伤感应式手雷弹探头,包括探头和手柄,所述探头为空心的,所述探头内设置有芯棒,所述芯棒上设置有磁化线圈,所述探头的一端设置有手柄。
更进一步的,还包括堵头,所述探头的另一端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处设置有堵头。方便拆卸磁化线圈,并可利用堵头固定磁化线圈。
更进一步的,所述探头为绝缘体。
更进一步的,所述探头为圆筒形。
更进一步的,所述磁化线圈的两端通过导线导出。
更进一步的,所述磁化线圈包括周向磁化线圈和纵向磁化线圈。方便获得周向和纵向磁化电流。
更进一步的,所述周向磁化线圈垂直于所述芯棒的轴心线螺旋绕制。
更进一步的,所述纵向磁化线圈平行于所述芯棒轴心线螺旋绕制。
更进一步的,所述手柄的侧面设置有通电按钮,所述手柄远离所述探头的一端设置有出线孔。导线从出线孔处导出,方便与磁粉探伤设备连接。
有益效果:本发明的盲孔磁粉探伤感应式手雷弹探头通过与各类型磁粉探伤检测设备连接,可方便地实现工件的盲孔表面及近表面的磁化,满足盲孔锻件内表面缺陷的检测。可伸入油气钻采行业锻件的内孔,方便地对内孔表面进行磁化,检测表面缺陷;尤其可方便实现盲孔内表面的缺陷探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盲孔磁粉探伤感应式手雷弹探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盲孔磁粉探伤感应式手雷弹探头的B-B向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盲孔磁粉探伤感应式手雷弹探头的应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的盲孔磁粉探伤感应式手雷弹探头,包括探头1和手柄11,探头1为空心的。优选的,探头1为绝缘体。探头1为圆筒形。
探头1内设置有芯棒3,芯棒3上设置有磁化线圈4;5,探头1的一端设置有手柄11。其中,还包括堵头10,探头1的另一端设置有开口,开口处设置有堵头10。方便拆卸磁化线圈,并可利用堵头固定磁化线圈。磁化线圈4;5的两端通过导线导出。
磁化线圈4;5包括周向磁化线圈4和纵向磁化线圈5,周向磁化线圈4和纵向磁化线圈5。方便获得周向和纵向磁化电流。其中,周向磁化线圈4垂直于芯棒3的轴心线螺旋绕制,产生与轴心线平行的纵向磁场,检测工件内孔的周向缺陷。纵向磁化线圈5平行于芯棒3轴心线螺旋绕制,产生与轴心线垂直的周向磁场,检测工件内孔的纵向缺陷。本发明中周向磁化线圈为8匝,纵向磁化线圈为30匝,纵向磁化线圈为双层绕制。周向磁化线圈与纵向磁化线圈均采用2×6mm扁铜线绕制。
手柄11的侧面设置有通电按钮2,手柄11远离探头1的一端设置有出线孔。手柄11的侧面设置有通电按钮2可在作业时方便实现磁化线圈的通断电控制。导线从出线孔处导出,方便与多种磁粉探伤设备连接获得需要的磁化电流。
实施例
请参阅图3所示,将本发明的盲孔磁粉探伤感应式手雷弹探头与磁粉探伤机连接以获取低电压大电流的输入电源。采用的磁粉探伤机参数为:
输出电压:10V;电源:380V 50HZ;周向磁化电流:AC:0-500A 有效值,数字显示,连续可调,带断电相位控制;纵向磁化电流:AC:0-500A 有效值,数字显示,连续可调,带断电相位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迪威尔高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京迪威尔高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0900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