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移动卧式锅炉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09066.6 | 申请日: | 2015-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7658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1 |
发明(设计)人: | 马德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德明;马玉良 |
主分类号: | F24H1/06 | 分类号: | F24H1/06 |
代理公司: | 西宁金语专利代理事务所 63101 | 代理人: | 哈庆华 |
地址: | 811100 青海省海*** | 国省代码: | 青海;6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 卧式 锅炉 | ||
本发明涉及供暖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轻便小型可移动卧式锅炉。本发明所述的炉体水箱为长方体箱体,所述炉膛设置在炉箅后侧,炉体烟筒口设置在炉体水箱后端顶部,炉膛与炉体烟筒口之间斜置设置炉体烟道,炉膛上方设置水位浮子,水位浮子垂直设置浮子杆,浮子杆伸出炉体水箱顶部;炉体水箱顶部横向二分之一处设置观察孔,炉体水箱顶部观察孔与炉体烟筒口之间设置排气口;所述炉体水箱两侧上端部分别设置拉手。本发明卧式锅炉结构简单科学合理,热能利用率高,节省能源,功能齐全,体积小,重量轻且可移动,为家庭、学校、旅馆取暖供水提供了一种理想的小型可移动卧式锅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供暖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轻便小型可移动卧式锅炉。
背景技术
目前使用中的锅炉大多为立式,体积大不能移动,需要建设专用锅炉房。而且炉膛内火力被垂直设置的烟筒直接快速抽走,火力的余热不能得到充分利用,因此立式锅炉不仅费煤且火力利用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体积小可移动卧式锅炉。
本发明一种可移动卧式锅炉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卧式锅炉包括炉体水箱和设置在炉体水箱内的添料口、炉膛和烟道,所述的炉体水箱为长方体箱体,所述炉体水箱前端下方二分之一处设置炉门,炉门内依次设置添料口和炉膛,炉膛下方设置可拆卸的炉箅,炉体烟筒口设置在炉体水箱后端顶部,所述的炉膛与炉体烟筒口之间斜置设置炉体烟道,炉膛上方设置水位显示浮子,水位显示浮子垂直设置水位杆,水位杆伸出炉体水箱顶部;炉体水箱顶部横向二分之一处设置烧水加水口,炉体水箱顶部烧水加水口与炉体烟筒口之间设置排气口;所述炉体水箱后侧上端设置烟筒支架插孔,烟筒支架插孔上设置支架锁定螺栓;所述炉体水箱两侧上端部分别设置拉手。
本发明一种可移动卧式锅炉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设置的炉体烟道从炉膛开始斜置横贯炉体水箱至炉体水箱后端炉体烟筒口,使炉膛内的火力及余热能够在炉体水箱内横贯散热使热量得到充分利用。由于本发明炉膛体设置加大了散热面积并增强炉膛强度的瓦棱状,增加了散热面积,提高了强度和热利用率。同时炉膛可根据锅炉的吨位在前后侧边或左右侧边并列各设置1-2个,烧水时水温升温快,使烧水时间大大缩短。在炉体水箱一侧设置排污龙头,方便清理沉积在炉体水箱底部的水垢及杂质,炉体水箱另一侧设置2个出水龙头,在本发明卧式锅炉作为烧水使用时可用于放出热水,在本发明卧式锅炉作为取暖使用时可作为出水和回水带动取暖器进行供暖。本发明在炉体水箱后侧顶部设置了可与炉体烟筒口插接的灶口组件,充分利用炉体烟筒口的火力余热烧水做饭,灶口组件设置的灶口挡板在利用锅炉余热使火力绕灶口挡板两侧返回灶口排烟口,同时灰尘也被灶口挡板阻挡在灶口组件内,本发明卧式锅炉的热能得到极大利用,灰尘比传统锅炉下降60-70%,锅炉周围基本没有灰尘。此外,本发明炉门框为上窄下宽斜置设置,当炉门打开添加燃料后,炉门依靠自重能够自动关闭炉门。本发明卧式锅炉炉体水箱顶部加水口设置水位控制浮子,炉体水箱注水时水位控制浮子随水位升高,当水位控制浮子达到标定水位时关闭水阀门不再注水。炉体水箱顶部还设置有排汽孔,当炉体水箱蒸汽达到一定压力时蒸汽可从排汽孔排出,减小箱体压力。本发明一种可移动卧式锅炉体积小,炉腿下方设置万向轮和滚轮,轻便可移动,可随意放置任何需要的地方,
本发明卧式锅炉结构简单科学合理,热能利用率高,节省能源,功能齐全,体积小,重量轻且可移动,为家庭、学校、餐饮业、旅馆取暖及烧开水提供了一种理想的小型可移动卧式锅炉。
附图说明
本发明一种卧式锅炉有如下附图:
图1是本发明一种卧式锅炉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卧式锅炉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卧式锅炉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种卧式锅炉右侧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德明;马玉良,未经马德明;马玉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0906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