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GaN基发光二极管外延片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09418.8 | 申请日: | 2015-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1045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4 |
发明(设计)人: | 王群;郭炳磊;葛永晖;董彬忠;李鹏;王江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灿光电(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3/20 | 分类号: | H01L33/20;H01L33/32;H01L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138 | 代理人: | 徐立 |
地址: | 2156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gan 发光二极管 外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发光二极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GaN基发光二极管外延片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半导体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 Diodes,简称“LED”)具有诸多的优良特性而备受关注,如节能环保、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等。近年来随着LED的广泛应用,增加LED的发光效率显得越来越重要。
常规的GaN基LED外延片的结构包括:衬底和由缓冲层、N型氮化镓层、多量子阱层、以及P型氮化镓层构成的外延层。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由于衬底同外延层间存在着晶格失配和热膨胀系数差异,因而会导致LED的多量子阱层中存在较大的应力,这些应力会引发压电极化效应,产生极化电场,进而引起多量子阱层能带结构的剧烈扭曲,降低了LED的内量子效率,进而降低LED的发光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GaN基发光二极管外延片及其制备方法,可以解决由衬底同外延层间存在着晶格失配和热膨胀系数差异,而导致多量子阱层中存在较大的应力,进而引发压电极化效应,降低了LED的发光效率的问题。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GaN基发光二极管外延片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在衬底上依次生长低温缓冲层、重结晶成核层、变速缓冲恢复层、u型GaN层、n型GaN层、应力调控层、多量子阱层、低温p型GaN层、电子阻挡层、高温p型GaN层、以及p型欧姆接触层,所述多量子阱层的In掺杂量高于所述应力调控层的In掺杂量,所述应力调控层为多周期结构,生长所述多个周期结构的每个周期包括:
以第一生长温度生长一层应力调控InGaN子层;
在所述应力调控InGaN子层生长结束后,在第二生长温度下向反应腔内通入氢气,对所述应力调控InGaN子层的表面进行刻蚀处理,所述第二生长温度与所述第一生长温度不同;
在所述刻蚀处理结束后,以所述第一生长温度在所述应力调控InGaN子层上生长一层应力调控GaN子层。
具体地,所述第二生长温度与所述第一生长温度之间差值不小于10℃。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生长温度的取值范围为800~1100℃。
具体地,当对所述应力调控InGaN子层进行刻蚀处理时,在保障通入所述应力调控层的总气体流量不变的条件下,所述氢气的通入量的取值范围为2~25L。
进一步地,所述应力调控GaN子层与所述应力调控InGaN子层的生长厚度的比值范围为2~50。
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GaN基发光二极管外延片,所述外延片包括:衬底和依次覆盖在所述衬底上的低温缓冲层、重结晶成核层、变速缓冲恢复层、u型GaN层、n型GaN层、多量子阱层、低温p型GaN层、电子阻挡层、高温p型GaN层、以及p型欧姆接触层,
所述外延片还包括:设于所述n型GaN层和所述多量子阱层之间的应力调控层,所述应力调控层为多周期结构,所述多周期结构的每个周期包括:以第一生长温度生长并在生长结束后进行刻蚀处理的应力调控InGaN子层和生长在所述应力调控InGaN子层上的应力调控GaN子层,所述刻蚀处理为在所述应力调控InGaN子层生长结束后,在第二生长温度下向反应腔内通入氢气,对所述应力调控InGaN子层的表面进行的刻蚀处理,所述第二生长温度与所述第一生长温度不同,所述应力调控层的In掺杂量低于所述多量子阱层的In掺杂量。
具体地,所述应力调控层包括5~10个周期结构。
具体地,所述应力调控InGaN子层的生长厚度的范围为0.5~8nm,所述应力调控GaN子层的生长厚度的范围为10~30nm。
进一步地,所述应力调控GaN子层与所述应力调控InGaN子层的生长厚度的比值范围为2~50。
进一步地,所述应力调控GaN子层为n型掺杂或者不掺杂。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灿光电(苏州)有限公司,未经华灿光电(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0941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光元件
- 下一篇:一种丝网印刷工艺制备铜铟镓硒薄膜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