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螺旋式风道抽油烟机在审
申请号: | 201510210984.0 | 申请日: | 2015-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329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2 |
发明(设计)人: | 沈承;刘世清;王建新;胡国昌;韩建军;罗东昆;黄光宏;宁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建筑工程研究所;云南航天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C15/20 | 分类号: | F24C15/20 |
代理公司: | 昆明大百科专利事务所 53106 | 代理人: | 何健 |
地址: | 71003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螺旋式 风道 抽油烟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自行式宿营车的炊事单元抽油烟机风道结构技术。
背景技术
现有自行式宿营车的抽油烟机风道均采用的是直吸式,油烟直接和风机以及风道接触,特别容易导致油分子的附着,时间久了生成粘稠的胶质,不但降低了吸油烟机的工作效率,还缩短抽油烟机的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正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不会生成粘稠的胶质,还延长抽油烟机的寿命的自行式宿营车炊事单元抽油烟机风道结构技术。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螺旋式风道抽油烟机,其特征是,在负压风机下部连接圆形集油罩,在集油罩下部连接有一组呈环形分布的螺旋式风道,在螺旋式风道下部连接烟气罩;其中,在集油罩内侧面环设有集油毡,在集油毡下方设有环形油槽。
本发明圆形集油罩包括一个环形罩体、一个环形顶板、一个带环形分布风道孔的底板,其中环形分布风道孔设为6-12个,每一个环形分布风道孔与一根螺旋式风道的上端连接;
本发明烟气罩为带顶面板、底部呈开式的罩体,其中在所述顶面板上开设有与环形分布风道孔相同结构的下环形分布风道孔,该下环形分布风道孔分别与螺旋式风道的下端连接。
本发明螺旋式风道采用螺旋式结构,整个螺旋式风道的螺距大于0.2小于0.5,螺旋式风道的倾角α为45°~65°。
本发明在集油罩圆型腔内壁面和风机扇叶上均涂具憎油基涂层,防止油料的附着。
有益效果:本发明由于风道内设计有周向螺旋增旋,并且将该周向增旋结构设置于风机与灶体间,使富含油烟的空气与风机接触前,先沿圆型腔内壁做周向螺旋运动,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大颗粒的油分子被甩到壁面附近,壁面上设有集油毡,当油富集到一定程度形成油滴后,能自动汇集到集油毡下方的集油槽内。这种结构尤其适合于行进中的车辆,在整体环境处于运动或颠簸状态下,仍然能够比较好地收集油烟。
环形分布的螺旋式风道的设置,使被抽吸的油烟沿风道螺旋上升,形成很好的油烟收集作用。螺距的限定,使得油烟即保持螺旋上升,又保持畅通;螺旋式风道的倾角限定,使得整个环形风道油烟能够以合适的角度冲击集油毡,将大颗粒的油分子吸附在集油毡上。
圆型腔内壁面和风机扇叶上涂具憎油基涂层,防止油料的附着。
由于油烟在与风机接触前,先进行离心去油,而后才与风机接触,大大延长了风机的寿命。
设置的集油毡和油槽将油烟中的大颗粒油料进行了收集,并且两者的结构简单,保养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1,图2,一种螺旋式风道抽油烟机,其特征是,在负压风机1下部连接圆形集油罩2,在集油罩2下部连接有一组呈环形分布的螺旋式风道3,在螺旋式风道3下部连接烟气罩4;其中,在集油罩2内侧面环设有集油毡5,在集油毡下方设有环形油槽6。
本发明圆形集油罩2包括一个环形罩体2.1、一个环形顶板2.2、一个带环形分布风道孔2.4的底板2.3,其中环形分布风道孔2.4设为6-12个,每一个环形分布风道孔2.4与一根螺旋式风道3的上端连接;
本发明烟气罩4为带顶面板、底部呈开式的罩体,其中在所述顶面板4.1上开设有与环形分布风道孔2.4相同结构的下环形分布风道孔4.2,该下环形分布风道孔4.2分别与螺旋式风道3的下端连接。
本发明螺旋式风道3采用螺旋式结构,整个螺旋式风道3的螺距大于0.2小于0.5,螺旋式风道3的倾角α为45°~65°。
本发明在集油罩圆型腔内壁面和风机扇叶上均涂具憎油基涂层,防止油料的附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建筑工程研究所;云南航天工业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建筑工程研究所;云南航天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1098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