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钻蛀性昆虫幼虫寄主转移实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211099.4 | 申请日: | 2015-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390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9 |
发明(设计)人: | 杨秀好;韦继光;罗基同;蓝霞;于永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站;广西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67/033 | 分类号: | A01K67/033 |
代理公司: | 广西南宁明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45106 | 代理人: | 张智生 |
地址: | 530028 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钻蛀性 昆虫 幼虫 寄主 转移 实验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昆虫学实验,尤其是钻蛀性昆虫幼虫寄主转移实验。
背景技术
钻蛀性昆虫,由于其生活在荒山野岭的寄主植物枝干内部,生存场所隐蔽,很难观察,而且发现该虫的场所往往交通不便,路途遥远,对其生活习性进行观察,在生物生态学与害虫防治技术上进行研究的难度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钻蛀性昆虫幼虫寄主转移实验方法,将有研究价值的钻蛀性昆虫幼虫从发现的荒山野岭成功移植到交通方便、易于观察研究的实验场所,为钻蛀性昆虫的系统研究提供便利条件。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钻蛀性昆虫幼虫寄主转移实验方法,包括解剖工具、带盖塑料试管和绑带,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幼虫采集,野外调查发现需要进行寄主转移进行继续观察研究的钻蛀性昆虫幼虫,用解剖工具解剖野外寄主原植物蛀道,取出幼虫,确认幼虫完好没有受伤后测量体长头宽等数据,将幼虫装入带盖塑料试管内,同时装入该幼虫钻蛀的少许木屑,喷少量无菌水保湿,盖紧盖子防止其逃逸;带盖塑料试管在装入幼虫前应用锥了在末端钻一个透气孔,以便盖紧盖子后保持管内透气;
(2)选择待转移的寄主植物和转移部位,选择该虫寄主植物分布或有人工种植且交通方便,易于观察记录的地域为实验场所,并且选择与原寄主植物的年龄、树干或枝干直径大小基本相同、高度相近处为转移寄住部位;
(3)转移部位的整理,在转移寄主部位用解剖工具将转移部位的植物表皮刮掉和修整,以保持与带盖塑料试管接口吻合,便于幼虫蛀入又防止其逃逸;
(4)保湿,在幼虫完全蛀入新寄主植物之前,每日从透气孔向管内喷洒少量无菌水保湿;
(5)转移寄主,将装有幼虫的带盖塑料试管盖子打开,向管内木屑喷洒少许无菌水保湿,将管口紧贴在转移寄主部位,用绑带捆扎带盖塑料试管,使管口紧贴并固定在转移寄主部位上,然后用透明胶带缠封管口与转移寄主部位的空隙,防止幼虫逃逸。
上述的钻蛀性昆虫幼虫寄主转移实验方法,通过带盖试管可将荒山野岭发现的具有研究价值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钻蛀性昆虫幼虫移植到交通方便、易于观察研究的实验场所,对于研究掌握该虫生物生态学特性、发育发生规律、害虫危害特征及其防治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钻蛀性昆虫幼虫寄主转移实验方法示意图;
在图中,试管盖1塑料试管2,保湿木屑3,钻蛀性昆虫幼虫4,透气孔5,管盖连接带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所示,是本发明钻蛀性昆虫幼虫寄主转移实验方法示意图,从图可知,所述的带盖塑料试管为透明材料制成,试管2的底部上设有一个幼虫不能钻出的透气孔5,在管口上设有试管盖1,试管盖1通过连接带6与试管2连接,防止盖子丢失;在试管2中放置有木屑3和幼虫4。所述带盖试管的直径一般为幼虫直径的3-5倍。利用该带盖试管,实现钻蛀性昆虫幼虫寄主转移方法如下:
1、用具准备,带上解剖工具、聚乙烯塑料制成的透明带盖试管、锥子、塑料绳和透明胶带等。带盖试管的大小示不同种类不同虫龄昆虫幼虫大小而定,一般管的直径为幼虫直径的3-5倍为宜,虫体大用大管,虫体小用小管。在带盖塑料试管的底部用锥子戳一个透气孔,孔的大小以方便透气、排水而又能阻止幼虫逃逸为宜,直径约1mm即可。使用前应将带盖试管作消毒处理,确保管内没有携带昆虫致病性病源菌等污染物;
2、幼虫采集, 野外发现有价值需要进行深入研究的钻蛀性昆虫幼虫时,用解剖工具小心解剖寄主植物枝干蛀道,取出幼虫,确认幼虫完好没有受伤后测量体长头宽等数据,将幼虫装入带盖试管,同时装入该幼虫钻蛀的少许木屑,喷少量无菌水保湿,盖紧盖子防止其逃逸。将采集到幼虫的试管平放于透气纸盒内带回备用。一般应采集3龄以上至老熟前一龄的幼虫为宜,太小的幼虫转移寄主成活率底;
3、选择待转移的寄主植物和转移部位,选择自然分布或人工种植有该虫寄主植物,且交通方便,易于观察记录的地域为实验场所,应选择与原寄主植物的年龄、树干或枝干直径大小基本相同且高度基本一致的位置为转移寄住部位,以便创造出该虫合适的野外生存环境;
4、转移位置的处理,在转移寄主部位用工具将转移部位的植物表皮刮掉和修整,以便与试管的管口相吻合,便于幼虫蛀入又防止其逃逸;即选择好实验场所、转移植株和转移部位后,先用工具将转移部位植物处的表皮刮掉并修整,保证与试管的管口对接良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站;广西大学,未经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站;广西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1109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半机械化大规模海产品捕捞装置
- 下一篇:一种指天椒鸡的饲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