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永磁电机在审
申请号: | 201510211802.1 | 申请日: | 2015-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686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26 |
发明(设计)人: | 张何;克里斯·杰拉达;李静;张晓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诺丁汉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K9/04 | 分类号: | H02K9/04;H02K9/10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甬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8 | 代理人: | 代忠炯 |
地址: | 3151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永磁 电机 | ||
1.一种永磁电机,它包括定子(1)和转动配合在定子(1)内的转子(3),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3)内设有导热管(4),所述转子(3)上设有随转子(3)转动从而形成用于供给导热管(4)冷却风的送风机构(6),所述送风机构(6)与导热管(4)的一端相连通,且所述送风机构(6)与转子(3)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永磁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机构(6)包括底板(6-1)、盖板(6-2)和设于盖板(6-2)与底板(6-1)之间的多个风叶(6-4),全部的风叶(6-4)沿转子(3)轴线的周向均匀分布,且全部风叶(6-4)沿转子(3)转动的方向弯曲形成弧形结构,所述底板(6-1)与转子(3)固定,盖板(6-2)与底板(6-1)固定,风叶(6-4)的两端分别与盖板(6-2)和底板(6-1)固定,且任意相邻两个风叶(6-4)与底板(6-1)和盖板(6-2)合围形成风道,底板(6-1)上设有用于连通风道和导热管(4)的通孔(6-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永磁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机构(6)为两个,两个送风机构(6)分别设于导热管(4)的两端,且两个送风机构(6)的风叶(6-4)在转子(3)轴线的横截面上的投影的弯曲方向相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永磁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机构(6)为两个,两个送风机构(6)分别设于导热管(4)的两端,且两个送风机构(6)的风叶(6-4)在转子(3)轴线的横截面上的投影的弯曲方向相同,所述转子(3)上设有用于将导热管(4)内的空气排出的排风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永磁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风通道是指,所述转子(3)上设有用于驱动转子(3)转动的转轴(9),转子(3)套于转轴(9)上,转轴(9)内设有主气管,主气管通过若干支管(4-1)与导热管(4)的侧壁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2-5的任一项所述的永磁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管(4)的数量与各送风机构(6)上的风道数量相同,全部导热管(4)沿转子轴线的周向均匀分布,各导热管(4)分别与各自对应的风道相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永磁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永磁电机还包括机壳(5),所述转子(3)、定子(1)和送风机构(6)均设于机壳(5)内,所述转轴(9)两端分别与机壳(5)转动配合,所述转子(3)的两端与机壳(5)内壁之间分别合围形成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机壳(5)的侧壁上对应于各腔室分别设有若干进气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诺丁汉大学,未经宁波诺丁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1180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