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磁流变弹性体减振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13495.0 | 申请日: | 2015-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325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2 |
发明(设计)人: | 朱石沙;罗奇;刘金刚;匡萍;唐利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湘潭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F9/53 | 分类号: | F16F9/53 |
代理公司: | 湘潭市汇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108 | 代理人: | 颜昌伟 |
地址: | 411201***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流变 弹性体 减振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减振器,尤其是涉及一种智能磁流变弹性体减振器。
背景技术
目前,在机械减振方面,最常见的仍是传统的液压和充气减振器,此种减振器效果虽不错,但缺点是阻尼不可控,密封性能要求极高,对零部件的加工精度要求苛刻;且液压减振器泄漏出来的液压油容易污染环境。
最近研究的一系列可变阻尼的电/磁流变减振器,虽具有反应迅速、可控性强的阻尼力,但缺点是目前所配置的电/磁流变液易沉降,密封性能要求高,且一般都需加外部电源给电/磁流变液提供电能等,结构复杂、体积较为庞大、成本高且自适应能力差,这些缺点极大的限制了此种可调阻尼减振器的发展。
目前的一些减振器,如申请专利号为CN201310174535.6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双筒高压磁流变减振器,此发明专利的气囊对磁流变液有缓冲作用,振动时,复原电磁圈和复原电磁圈产生电场,电磁流穿过磁流变液,磁流变液的粘度升高,流动性降低,增加减振效果。但此减振器的缺点是密封性能要求高,磁流变液易泄露,易沉降,且需要外加电源及控制系统等。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自适应能力强的智能磁流变弹性体减振器,该减震器不需要外加控制系统,节约了成本;且该减震器不含有液压油,对密封性能要求低,避免了液压油泄露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绝缘外壳、减震杆、上导电压板、下导电压板、压电陶瓷、导磁支架、线圈、上永磁体、下永磁体及磁流变弹性体;绝缘外壳顶部设有一通孔,减振杆穿过该通孔;所述的上导电压板、下导电压板、压电陶瓷及导磁支架安装在绝缘外壳内;所述的压电陶瓷安装在上导电压板和下导电压板之间;所述的减震杆位于上导电压板的上方,减震杆下端与上导电压板之间设有绝缘纸;所述的导磁支架为环形,导磁支架位于下导电压板的下方,导磁支架的外壁上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的线圈安装在环形凹槽内,线圈的两端分别与上导电压板和下导电压板连接;所述的上永磁体、下永磁体及磁流变弹性体安装在导磁支架的内孔中,所述的磁流变弹性体位于上永磁体和下永磁体之间,上永磁体与下导电压板之间设有绝缘纸。
上述的智能磁流变弹性体减振器中,所述的绝缘外壳包括绝缘盖和底座,绝缘盖通过螺钉与底座连接,绝缘盖的顶部中心处设有一通孔。
上述的智能磁流变弹性体减振器中,所述的减振杆的下端设有凸缘,位于绝缘外壳内,凸缘与绝缘外壳之间设有弹簧。
上述的智能磁流变弹性体减振器中,包括多个压电陶瓷,压电陶瓷呈圆柱形;所述的上导电压板与下导电压板间设有保护套,保护套上设有多个圆形通孔,压电陶瓷嵌于保护套的圆形通孔中。
上述的智能磁流变弹性体减振器中,所述的绝缘外壳内壁上设有接线槽,线圈两端与上导电压板和下导电压板连接的导线位于接线槽内。
上述的智能磁流变弹性体减振器中,所述的上导电压板和下导电压板由铜板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结构简单、体积小,本发明采用永磁体与压电陶瓷发电产生磁场相结合的方式,压电陶瓷受压提供电能,不需要外加电源;而且由于压电陶瓷受压越大,电压越高的特点,对线圈产生的磁场进行调节,不需要外加控制系统,实现了本发明的智能控制,节约了成本。
2)本发明的减振材料采用的是磁流变弹性体,磁流变弹性体不仅继承了磁流变液阻尼可变、流变特性瞬间(毫秒级)改变和可逆、控制无级、精确、性能稳定可靠、功耗小,物理化学性能稳定、对环境无污染等特点,且结构成型方便,克服了磁流变液颗粒沉降、泄漏等缺点,而且本发明不含有液压油,对密封性能要求低,避免了液压油泄露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3)本发明的减振材料采用的是磁流变弹性体,磁流变弹性体的固有频率随外加磁场强度的增加而增大,而振动响应幅值却随着磁场强度的增加而降低,通过改变电极板间的磁场强度,可调节磁流变弹性体的刚度和阻尼,使得本发明能更好的适应振动环境,实现对振动的抑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湘潭大学,未经湘潭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1349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的可调式稳量限流器
- 下一篇:一种浮动轴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