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终端在审
申请号: | 201510213838.3 | 申请日: | 2015-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371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2 |
发明(设计)人: | 黄儒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64/00 | 分类号: | H04W64/00;G01S19/42;H04W4/0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熊永强 |
地址: | 518040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终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终端。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基于移动终端的定位技术也不断普及,例如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定位技术、基站定位技术或网络定位技术开发的相关应用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极大便利,其中,GPS是利用移动终端内置的GPS定位模块获取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基站定位技术则是利用电信移动运营商的网络数据获取卫星相关的位置信息。然而,在实践中发现,对于没有设置GPS定位模块或移动通信技术的物体,如建筑物,则无法实时获取该物体的位置信息。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能够便捷地获取物体的位置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终端当前所处位置的第一位置信息;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目标物体相对于终端的水平距离和方位信息;
第一位置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获取单元获取的水平距离、方位信息以及所述第一获取单元获取的第一位置信息确定所述目标物体所处位置的第二位置信息。
实施本发明实施例,第一获取单元获取终端当前所处位置的第一位置信息,第二获取单元获取目标物体相对于终端的水平距离和方位信息,之后第一位置确定单元根据第二获取单元获取的水平距离、方位信息以及第一获取单元获取的第一位置信息确定目标物体位置的第二位置信息。可见,本发明实施例利用终端定位的位置信息可以便捷的获取目标物体的位置信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定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与目标物体的相对位置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和目标物体在地球经纬线系统中的位置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定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定位方法及终端,能够便捷地获取物体的位置信息。以下分别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定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定位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101、终端获取终端当前所处位置的第一位置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可以为个人计算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穿戴设备等,本发明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当前所处位置的第一位置信息可以包括终端当前所处位置的纬度值和经度值。其中,终端可以通过GPS定位技术、基站定位技术或网络定位技术获取终端当前所处位置的纬度值和经度值。
S102、终端获取目标物体相对于终端的水平距离和方位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目标物体相对于终端的方位信息可包括方向东、西、南或北以及这些方向的组合中的第一角度值,例如具体的东偏南的角度值,东偏北的角度值。
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获取目标物体相对于终端的水平距离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11)终端通过光线距离传感器测量终端与目标物体之间的直线距离;
12)终端通过重力传感器测量终端的显示屏与水平面之间夹角的第二角度值;
13)终端利用第二角度值和直线距离获得目标物体相对于终端的水平距离。
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通过光线距离传感器测量终端与目标物体之间的直线距离,其中,该光线距离传感器发出光线的方向与终端的显示屏所在的平面垂直,可选的,终端还可以通过设置的其他测量距离的传感器测量终端与目标物体之间的直线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1383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模块化流体控制系统
- 下一篇:由可再生聚酯形成的透气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