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高硫煤矸石的盐碱地生物改良肥及其制备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15050.6 | 申请日: | 2015-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8826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4 |
发明(设计)人: | 张强;郜春花;杨治平;李磊;王斌;张一弓;张一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资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5G3/04 | 分类号: | C05G3/04 |
代理公司: | 太原华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14108 | 代理人: | 李毅 |
地址: | 030031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煤矸石 盐碱地 生物 改良 及其 制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盐碱地生物改良肥,特别是涉及一种适合于我国内陆盐碱地使用的专用生物改良肥,以及该生物改良肥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煤矸石是煤炭生产和清选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其主要成分是SiO2和Al2O3,另外还含有数量不等的Fe2O3、CaO、MgO、K2O、P2O5、SO3及Fe、Mn、Cu、Zn等微量元素,同时含有一定量的腐植酸。煤矸石的排放量相当于煤炭产量的10%左右,我国每年排放出近1亿吨煤矸石,目前已累计堆存30多亿吨,占地约1.2万公顷,是目前我国排放量最大的工业固体废弃物之一。煤矸石的大量堆放,不仅压占土地,而且有可能污染土壤和地下水,同时自燃后排放出大量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碳氧化物和烟尘等有害气体,产生严重的环境问题,亟待治理。
高硫煤矸石是高含硫量煤矿在生产和清选过程中产生的矸石,因其含有的硫元素在2%以上,自燃风险较大,而且自燃后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硫,污染极其严重。
目前我国高硫煤矸石主要用于发电、生产建筑材料、回收生产硫酸等。由于煤矸石中碳含量较高,生产硫酸的效益较低。而生产矸石砖时,又因泛霜及生产过程中产生酸雾腐蚀设备等原因也很难被利用。
煤矸石内含有植物生长所必需的氮、磷、钾、钙、镁、硫、硅、铁、锰、铜、锌等营养元素,而且含有大量腐植酸,是土壤改良的理想材料。但高硫煤矸石目前在农业上的应用较少,效果也不十分明显。
我国共有盐碱地9913万公顷,其中内陆型盐碱地面积最大,约占全国盐碱地的69%。内陆盐碱地具有土壤碱性强、代换性钠离子含量高、土壤物理性状差、土壤养分有效性低、肥力低等特征,改良盐碱地对保障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改良盐碱地常用的技术措施有水利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农艺措施和化学改良措施。其中化学改良措施在内陆盐碱地改良中具有重要作用,脱硫石膏、磷石膏、风化煤、有机粪肥、糠醛渣、有机酸、硫磺、硫酸亚铁、硫酸铝等物料是较为常用的化学改良材料。
CN 102219614B“一种盐碱地专用生物改良肥及其制备方法”公开了一种盐碱地专用生物改良肥,以草炭、松针、牛粪、生物肥(诺沃肥)、磷肥、氮肥和脱硫渣或硫磺为原料,主要考虑了生物肥、有机肥和化肥的配合。CN 103553808A“一种腐植酸盐碱地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公开了一种以低阶煤为主要制备的腐植酸盐碱地改良剂,主要成分包括低阶煤、尿素、磷矿粉、黄腐酸等,采用烘干造粒的方法生产,作用效果并不显著。
煤矸石作为堆放量较大的一种工业固体废弃物,在盐碱地改良中有所应用。如《盐碱地土壤改良试验研究—以粉煤灰和煤矸石改良盐碱土为例》(《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第39卷第4期,赵旭,彭培好,李景吉,成都理工大学)公开了使用粉煤灰和煤矸石改良银川盐渍土的效果,认为粉煤灰和煤矸石对盐碱地改良均有一定效果,但煤矸石的效果差于粉煤灰,其原因在于煤矸石未做任何活化处理而直接施入土壤中。《利用巨大芽孢杆菌制备高硫煤矸石肥料》(《环境工程学报》2015年第2期,袁向芬,谢承卫,贵州大学)公开了一种利用巨大芽孢杆菌将高硫煤矸石制备成肥料的方法,通过微生物培养使各种营养元素有效性提高,但使用的菌剂为单一菌剂,也没有添加其他有机物和化学肥料,作用较为有限。CN 1740122A“一种以煤矸石为基质的复合微生物肥料及其生产方法”公开了一种利用煤矸石为基质的复合微生物肥料,是以煤矸石为基质和载体,添加一定量的鸡粪等有机肥和化肥,同时接入微生物菌剂生产复合微生物肥料。该专利将煤矸石作为微生物载体,同时添加了有机肥和化肥,实现了有机、无机、生物的结合,但所用煤矸石没有经过超声波处理和微生物活化处理,而且主要用于普通农田上,没有考虑盐碱地的特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高硫煤矸石的盐碱地生物改良肥,为高硫煤矸石寻求一种新的资源利用方式,同时为内陆盐碱地改良提供新的化学改良材料。
提供一种上述盐碱地生物改良肥的制备方法,是本发明的另一发明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资源研究所,未经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资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1505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