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注塑成型的塑料截止阀阀体无效
申请号: | 201510215088.3 | 申请日: | 2015-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915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2 |
发明(设计)人: | 罗荣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荣森 |
主分类号: | F16K27/02 | 分类号: | F16K27/02;F16K1/32;F16K1/42 |
代理公司: | 成都立信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51100 | 代理人: | 濮家蔚 |
地址: | 610015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注塑 成型 塑料 截止阀 阀体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注塑成型的塑料截止阀阀体结构,特别是一种能够帮助塑料截止阀阀体的出流道具有足够通径且在各种安装条件下具有广泛适用性的塑料截止阀阀体结构。
背景技术
塑料截止阀是目前已在许多领域中都有大量应用的流体开关结构。塑料截止阀中的阀体一般是经模具注塑成型的。阀体中的进流道、出流道及进出流道之间带阀座开口的阀座,是截止阀实现对流体进行开关控制的必须结构。阀体中进/出流道的结构,受注塑成型过程中抽芯工艺的制约,存在着不同于传统金属截止阀的新问题,主要问题之一就是如何使塑料阀体内的流体通道能保持有足够的通道截面(即全通径)。在国家标准GB/T 28494和国际标准ISO21787,也都对塑料截止阀的通径要求有相关的规定。在塑料截止阀阀体中,流体进/出流道在阀座开口部,都是相对转折后以垂直于该开口平面的方式相互衔接连通,而塑料阀体的进/出流道通常又都是在注塑成型时由抽芯工艺所形成的空腔构成,因而无法如金属截止阀那样通过采用弯曲结构通道的方式增大流道中该部位的通径,因此该阀座开口部就成了进/出流道间影响流体通道截面的“瓶颈”。为此,已有不少文献分别报道了解决塑料阀体进/出流道间该瓶颈部位通径问题的方法。
中国专利01256569.5公开的一种塑料截止阀,采用了使出流口的轴线高于进流口的轴线(即低进高出)方式。因其出流口的轴线高于进流口的轴线不符合常规使用习惯,故难以为市场所接受。
中国专利01257017.6公开的一种塑料截止阀,采用将设置于热熔承插式进流口的圆管状流道下半周的承插限位凸起所对的圆心角之和小于160°,和将设置于热熔承插式出流口的圆管状流道上半周的承插限位凸起所对的圆心角之和小于160°的方式。虽然该方式对于流道的扩大有所改善,但改善的效果很小,并不能达到全通径的目的。
中国专利200420032638.5公开的一种大流量塑料截止阀,提出了使进流通道的中轴线由进流口向阀口方向由上向下倾斜,出流通道的中轴线则由阀口向出流口方向由上向下倾斜的方案。其结果同样是也能对流道的扩大有所改善,但其改善效果也很小,仍不能达到全通径。
中国专利03234620.4公开的一种直通式塑料截止阀,采用在阀体底部开口,并通过由封底盖的外缘侧壁与所述阀体底部的下凹开口部的内侧壁相配合并固定连接(可称为一种“开窗打补丁”)的方式。200820140498.1公开的一种塑料截止阀阀体,同样采用了在阀体的出流道底部开设有与阀体外部相通的“打补丁”式的抽芯孔,最后由在该抽芯孔处固定设置的封堵件将该抽芯孔封堵住。其优点都是通过增加一个抽芯的机会,以使流道扩大,但随之带来了该“补丁”部位的固定连接质量得不到保证,并且难以检验发现的隐患等新问题。因此以“开窗打补丁”带来质量不易保证的新问题为代价,换取增加一个抽芯机会来保证流道通径的方式,实非良策。
中国专利申请号200510060119.9的文献中公开的一种塑料截止阀,采用使阀盖连接口和阀盖通过其间可相互配合的粘接面相互粘接,从而变相增加了一个抽芯机会,以实现扩大和保证流道的全通径,但缺点是:如果阀盖是圆形的,则其截面积会太大,而若为减小其截面而使阀盖采用异形,则不仅与阀盖连接口间的粘接质量难以保证,且难以保证使阀瓣与阀座开口相互配合的对中性。
针对上述情况,本申请人在201410509081.8号申请中公开的一种注塑成型的塑料截止阀阀体,采用了一种由注塑成型时从出流口抽芯形成的空腔和由注塑成型时从阀体内腔出流口侧的内侧壁侧向抽芯形成的空腔充当出流道形式的塑料截止阀阀体,从而有效解决了上述以“开窗打补丁”为代价增加一个抽芯机会来扩大出流道通径的问题,在保证塑料截止阀阀体为整体注塑成型结构的基础上,满足了全通径的要求。试验表明,该方案对塑料截止阀阀体的出流道的扩大具有确实的显著效果。但试验中同时也发现,为达到完全的全通径要求,其在进流道处还需保留适当的“下凹部”,即塑料截止阀阀体下方的外形上会有一相应的“凸出部分”。虽然这一外形上的“凸出部分”对大多数的使用不会有不利影响,但对某些特定使用场合或安装施工会带来不便并有相应的适应性要求或措施,甚至会受到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荣森,未经罗荣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1508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油缸阀门定位控制装置
- 下一篇:一种中空玻璃可测压充气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