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无线定位的斗轮机或叶轮机行程位置检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16646.8 | 申请日: | 2015-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6963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5 |
发明(设计)人: | 刘坤;李文超;范恩增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菲利科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64/00 | 分类号: | H04W64/00;H04W4/02;B65G65/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李素兰 |
地址: | 300131 天津市南开***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无线 定位 轮机 叶轮 行程 位置 检测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无线定位的斗轮机或叶轮机行程位置检测系统,包括被测机即斗轮机或叶轮机以及轨道,该系统还包括设置于轨道末端的定位基站、设置于被测斗轮机或叶轮机上的定位检测终端,定位基站和定位检测终端间发送探测信号。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特点:1)使用完全射频遥测方法,无机械传动,稳定性非常高;2)无机械传动,无机械磨损,使用寿命长;3)无机械传动,故而实现了极小回程误差测量;4)数据实时自我校准,实现了真正的零累积误差;5)行程测量精度0.2~0.3m,整体测量精度较高;6)防尘抗振,免维护;7)可同时独立测量同一轨道的多个斗轮机或叶轮机目标的行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定位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斗轮机或叶轮机行程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斗轮机和叶轮机广泛存在于火力发电厂、大型煤场等用煤单元,用于对煤炭进行堆煤和取煤操作,而叶轮机大都运行在地下通道进行取煤操作。为了实现对煤场的堆煤和取煤精确化管理,需要实时获取斗轮机或叶轮机的行程信息,并根据斗轮机的当前位置进行堆煤、取煤任务的远程发布。
传统的斗轮机行程检测方法主要有斗轮机行走编码器检测法、GPS检测法、RFID标签检测法等,其中编码器检测法使用较多,其特点简要对比并分列如下:
1、斗轮机行走编码器检测法
斗轮机行走编码器检测法时一种接触式机械传动式检测法,一般是改造斗轮机的轨道式车轮,通过安装直接车轮接触的编码器装置进行测量斗轮机的行程,从而实现行程测量。其特点如下:
1)技术相对较为简单;
2)由于恶劣的室外及粉尘环境,导致传动机构不可避免的出现滑转、失灵、堵转等问题,进而出现测量不准;
3)由于多次的较为粗大的机械结构传动,导致测量值精度大打折扣;
4)由于多次的机械结构传动,导致不可避免的回程误差;
5)没法自我校正,存在可能越来越大的累积误差;
现场故障概率大,稳定性差,维护量较大。现有大量实际案例证明,不管是改装的,还是前期斗轮机厂家附配的编码器方式行程测量设备,基本在0.5~2年内会出现问题,一半以上必需整体更换才能得以使用;
2、GPS检测法
对于GPS检测法,由于GPS的定位精度较差,而一般的斗轮机轨道也就几百米,无法真正做到精确化斗轮机行程检测,而叶轮机一般安装在地下,对GPS信号衰减较大,无法进行行程检测。而由于GPS方法必须对空,天气多云等因素也会对GPS方法造成影响,而在有顶棚防护罩的煤场更是没法使用。
3、RFID标签检测法
对于RFID标签检测法,需要在斗轮机的运行轨道上安装大量RFID标签(安装数量越多,定位精度越高),但由于斗轮机轨道为金属,直接安装RFID标签对其信号衰减较大,加之煤场煤灰的影响,导致RFID识别失败率较大,并且安装比较繁琐。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传统的斗轮机或叶轮机行程检测的弊端,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无线定位的斗轮机或叶轮机行程位置检测系统,基于无线定位实现斗轮机或叶轮机行程高精度检测。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无线定位的斗轮机或叶轮机行程位置检测系统,包括被测机即斗轮机或叶轮机以及轨道、设置于轨道末端的定位基站、设置于被测机上的定位检测终端、定位基站和定位检测终端间发送探测信号,该系统还包含两个所述定位基站即第一定位基站和第二定位基站,且分别设置于轨道的两个末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菲利科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天津菲利科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1664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定位结果的修正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一种终端的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