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粉状物料冷却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510216888.7 | 申请日: | 2015-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073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杨洸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创森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C3/12 | 分类号: | F28C3/12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曾少丽 |
地址: | 650000 云南省***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粉状 物料 冷却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工、建材、冶炼行业的产品包装生产领域,特别是指一种粉状物料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许多行业的产品在包装前需要对其物料温度、含水量进行一定的控制,以满足包装工艺要求。在化工行业的磷肥、复合肥生产工艺中,干燥工序生产出来的产品需要降温冷却,才可以进入包装工序。目前产品冷却多数采用自然或机械式冷却方式,这些冷却方式换热效率低,导致冷却时间较长,物料在较长时间冷却后易吸水结块等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粉状物料冷却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冷却效率低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粉状物料冷却系统,包括:鼓风机、进风装置、气流换热器和除尘器,所述鼓风机连接所述进风装置,所述进风装置连接所述气流换热器进气口,用于将待冷却粉状物料打散并吹入所述气流换热器,气流换热器出气口连接所述除尘器。
其中,所述气流换热器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气流管和至少一个第二气流管,所述第一气流管的管径大于所述第二气流管的管径,且两者交替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气流管和第二气流管一体形成,相交处为平滑的弧面过渡。
其中,所述第一气流管和第二气流管一体形成,相交处为渐扩管或渐缩管结构。
其中,所述第一气流管和第二气流管为拼接形成,连接处为平滑的弧面过渡。
其中,所述第一气流管和第二气流管为拼接形成,通过渐扩管或渐缩管连接。
其中,所述进风装置包括:用于进料的打散机和用于进风的雾化器,所述雾化器侧向设置有进风口,底部的充气箱连接所述鼓风机,出风口连接所述打散机的进风口,所述打散机的出风口连接所述气流换热器的进风口。
其中,所述进风装置包括:用于进料的打散机和用于进风的雾化器,所述雾化器侧向设置有进风口,底部的充气箱连接鼓风机,所述雾化器进料口连接所述打散机的出料口,所述雾化器的出风口连接所述气流换热器的进风口。
其中,所述除尘器包括:串联的旋风除尘器和布袋除尘器,所述旋风除尘器连接所述气流换热器。
其中,还包括:引风机和烟囱,所述引风机连接除尘器和烟囱。
本发明的粉状物料冷却系统通过气流换热器进行气流冷却、直接换热,换热效率高,包装时物料温度及含水量也得到良好的控制,提高了设备产能和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粉状物料冷却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粉状物料冷却系统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粉状物料冷却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粉状物料冷却系统工作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和2所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粉状物料冷却系统包括:鼓风机1、进风装置、气流换热器4和除尘器。鼓风机1连接进风装置,进风装置连接气流换热器4进风口。鼓风机1用于向进风装置提供小流量的正压风,冷空气由进风装置的进风口进入,进风装置用于将待冷却粉状物料打散并吹入气流换热器4,气流换热器4出风口连接除尘器。其中,气流换热器4为管状结构。
待冷却粉状物料在气流换热器中进行气流冷却、与冷空气直接换热,换热效率高,包装时物料温度及含水量也得到良好的控制,提高了设备产能和生产效率。
本实施例中,进风装置包括:用于进料的打散机31和用于进风的雾化器21。雾化器21侧向设置有进风口,底部的充气箱连接鼓风机1,出风口连接打散机31的进风口。打散机31的出风口连接气流换热器4的进风口。雾化器21的进风口与大气连通呈零压状态、出风口呈负压状态、底部鼓风机1吹风时呈正压状态。雾化器21底部的充气箱中设有是特殊的滤布,鼓风机1形成的正压风能穿透滤布,使粉料气化。故气流的流向是由进风口至出风口,呈流化态的粉状物料被高速气流裹挟至雾化器21出风口,再由打散机31进入气流换热器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创森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云南创森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1688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