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酶碱联合预处理提高剩余污泥产短链脂肪酸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217054.8 | 申请日: | 2015-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623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26 |
发明(设计)人: | 张栋;傅翔;王涛;李晓帅;王晓彤;戴晓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P7/40 | 分类号: | C12P7/40;C12R1/145 |
代理公司: |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00 | 代理人: | 张磊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联合 预处理 提高 剩余 污泥 产短链 脂肪酸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境保护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酶碱联合预处理提高剩余污泥产短链脂肪酸的方法。
背景技术
截止2013年,我国县级以上污水处理厂已达3500多座,伴随产生了大量的剩余污泥,全国污泥总产生量达到3000万吨(以含水率80 %计),预计到2020年污泥产量会突破6000万吨。由于污泥中含大量有机物质,污泥的能源化、资源化利用受到研究者们的广泛重视。由于可持续发展的社会需求和政府的政策扶持,如今固体废物处理的重点已从污染控制转向资源化利用。随着90年代厌氧消化反应器的工程化应用,厌氧消化处理固体废物得到广泛的关注。厌氧条件下,污泥几乎都可以被微生物转化为其他形式。厌氧消化器中,有多种的微生物种群降解有机废物,不但能获得生物气,同时也能产生其他一些富含能量的有机化合物。污泥厌氧消化过程产生的短链脂肪酸既能作为底物生产沼气等清洁能源,又能作为生物脱氮除磷的有机碳源
近年来研究者们提出了诸多提高污泥产短链脂肪酸的方法,主要在厌氧消化三阶段理论基础上,通过物理、化学或者生物的手段提高污泥水解速率和抑制产甲烷来提高污泥产短链脂肪酸的量,但是现有的热碱联合、超声波等预处理手段耗能较高,同时得到的产酸厌氧污泥种群容易发生改变,且随着运行时间活性降低,使得反应器不够稳定。
污泥中产酸微生物按照氧气的耐受程度可分为严格厌氧菌和兼性厌氧菌,有文献指出其中兼性厌氧菌在厌氧条件下活性较严格厌氧菌要低,本发明通过蛋白酶K和碱性条件的联合预处理可以驯化和富集更多的严格厌氧菌尤其是梭菌属,使得微生物种群结构更稳定,从而获得较高的短链脂肪酸的产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剩余污泥产短链脂肪酸效率不高、产酸系统不稳定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通过提高厌氧发酵过程中高效发酵菌—梭菌属(严格厌氧菌)比例,可显著促进剩余污泥生产短链脂肪酸的方法。
本发明的研究表明,剩余污泥经过蛋白酶K预处理后可以显著提高污泥中的蛋白质水解,为能以蛋白质为底物的梭菌属产酸提供丰富的可溶于水的有机基质。同时,剩余污泥经过初始碱性pH条件预处理后,可以进一步提高微生物中严格厌氧菌(尤其梭菌属)的比例,并促进污泥溶解、水解并持续产生短链脂肪酸。因此,可以利用蛋白酶K预处理和初始碱性pH值条件联合作用提高剩余污泥水解、产酸效率。
本发明提出的酶碱联合预处理提高剩余污泥产短链脂肪酸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以污水处理厂剩余活性污泥静置浓缩后为原料,向浓缩污泥中添加蛋白酶K至蛋白酶K浓度为0.004-0.04 U/gVSS;
(2)对步骤(1)所得产物进行水解反应,在30-40℃、搅拌速率为100-200rpm条件下的反应器内水解2-48h;向水解产物中接种厌氧颗粒污泥,厌氧颗粒污泥的接种量为浓缩污泥质量的8-15%;
(3)对步骤(2)所得产物进行污泥碱性预处理,调节初始pH值为8-12;
(4)对步骤(3)所得产物进行污泥厌氧发酵产酸,在30-40℃、搅拌速率为100-200rpm条件下继续厌氧发酵1-12天产短链脂肪酸。
本发明中,所述剩余污泥静置的时间为24h,温度为4℃。
本发明中,所述污泥蛋白酶K浓度为0.018-0.022 U/gVSS。
本发明中,步骤(2)中所述水解反应的时间为22-26h。
本发明中,步骤(2)中所述水解反应的温度为35-37℃。
本发明中,步骤(2)中所述水解反应的搅拌速率为120rpm。
本发明中,步骤(2)中所述厌氧颗粒污泥的接种量为浓缩污泥质量的10%。
本发明中,步骤(3)中所述污泥碱性预处理的初始pH值为9.5-10.5。
本发明中,步骤(4)中所述污泥厌氧发酵产酸的温度为35-37℃,搅拌速率为120rpm,发酵时间为4-6天。
本发明提出的利用蛋白酶K预处理和初始碱性pH值条件联合作用提高污泥生产短链脂肪酸的方法,以污水处理厂产生的剩余污泥为原料,通过蛋白酶K预处理、控制初始碱性pH值条件改变所述污泥中微生物的组成比例,将污泥中的非水溶状态的污泥有机物,如蛋白质和多糖等较多地转化为短链脂肪酸。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 在蛋白酶K预处理和初始碱性条件联合作用下,污泥产生甲烷的产量显著高于以上两者中任何一方单独作用于污泥所产生的短链脂肪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1705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