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疑开门声音的识别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18727.1 | 申请日: | 2015-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0022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6 |
发明(设计)人: | 肖汉光;赵明富;邹雪;汤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10L15/02 | 分类号: | G10L15/02;G10L25/51;G05B15/02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李海华 |
地址: | 400054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疑 开门 声音 识别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疑开门声音的识别装置及识别方法,识别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声音触发模块、声音采集模块、声音特征提取处理模块、声音识别模块和报警模块。当大于门限值时进行声音采集,将采集的声音预处理并转化为数字信号;对数字信号进行特征提取得到特征参数,消除数量级差异后得到待识别特征向量Fi';计算Fi'与预存的开门声音对应的特征向量F′i存的相似度Si,根据Si决定待识别样本的类别,从而判定采集的声音是否为可疑开门声音。本发明通过可疑开门声音的识别以加强门锁的防盗,由此提高门锁的安全性,能够有效防范可能产生与正常开门声音显著不同的非法开门行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声音识别技术,具体涉及一种专用于可疑开门声音的识别装置及识别方法,以提高门锁的防盗安全性,属于门锁防盗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家居智能化逐渐普及,智能冰箱、智能清洁机器人、智能电视等已步入平常老百姓家庭,但智能化的防盗门还未进入市场。随着人们对家居和其他财产安全意识的不断增强,对防盗、防抢和防砸的门禁系统的智能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大多数家居防盗门、车门等均采用钥匙开锁,因此目前的一个设计方向就是对锁的结构进行改进以进一步提高其安全性。尽管锁的设计优化能有效减少一些开锁偷盗事件,但是仍然有大量开锁或撬门偷盗的案例发生。其原因在于:(1)上述锁的改进仍然避免不了小偷利用开锁工具或万能钥匙开门的风险;(2)无法检测到其他异常开门事件发生,如破坏性开关,比如撬门等;基于此,对正常和可疑开门(指盗窃开门等声音)的声音进行识别是智能防盗门的关键问题和技术,其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实用价值。
除了普通门锁外,还出现了采用语音识别技术对口令或说话人身份进行识别的门禁技术,该技术虽然安全性高,但同样存在一些不足:(1)绝大部分用户习惯使用传统的锁和钥匙开门,还不是很能接受语音识别技术,普及面不广。(2)系统复杂,价格高,目前主要以重要单位使用为主,普通住宅较少采用;(3)该语音识别技术易受到说话人状态的影响,识别准确率难以保证。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疑开门声音的识别装置及识别方法,本发明通过可疑开门声音的识别以加强门锁的防盗,是对现有门锁安全性的有益补充,可以进一步提高门锁的安全性。现有的各种门锁均可采用,适应性强。
为实现本发明目的,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疑开门声音的识别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声音触发模块、声音采集模块、声音特征提取处理模块、声音识别模块和报警模块;
声音触发模块:检测环境声音的大小,当声音能量值大于设定值时启动声音采集模块;
声音采集模块:采集环境声音数据,并进行模数转换;
声音特征提取处理模块:对声音采集模块发送过来的声音数据进行各种处理以提取相关声音特征;
声音识别模块:将声音特征提取处理模块发送过来的声音特征与数据库中存储的正常开门声音对应的声音特征进行比对,计算其相似度,以确定是否为可疑声音;
报警模块:若声音识别模块确定检测到的声音为可疑声音,报警模块发出现场报警,现场报警为蜂鸣器报警或/和报警灯报警。
进一步地,还包括拍照模块和发送信息模块;声音识别模块的输出同时接拍照模块和发送信息模块;
拍照模块:若声音识别模块确定检测到的声音为可疑声音,启动拍照模块对门外进行图像抓拍;
发送信息模块:若声音识别模块确定检测到的声音为可疑声音,发送信息模块将相关信息通过无线传输的方式发送到指定的通讯接收终端,所述相关信息为抓拍到的照片或者 /和可疑开门短信提示;通讯接收终端为手机或/和电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理工大学,未经重庆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1872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