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中继系统以及交换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19280.X | 申请日: | 2015-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9990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4 |
发明(设计)人: | 安多慎;坪田繁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4L12/707 | 分类号: | H04L12/707;H04L12/713;H04L12/24;H04L12/931;H04L12/46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范胜杰;文志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继 系统 以及 交换机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实现网络管理的简单化,使用装置冗余方式的中继系统以及交换机装置。具备:第1冗余装置(MSW1)以及与第1冗余装置连接的第2冗余装置(20)。第3交换机装置(SW1)在与第1交换机装置(SWm1)的第1端口群(P[1])之间具有第1链路(19a),与第2交换机装置(SWm2)之间不具有链路。第4交换机装置(SW2)在与第2交换机装置的第1端口群之间具有第2链路(19b),与第1交换机装置之间不具有链路。在此,第1冗余装置与第2冗余装置之间的通信在第1链路中无故障时,经由第1链路进行,当在第1链路中有故障且在第2链路中无故障时,经由第2链路进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继系统以及交换机装置,例如涉及使用了两台交换机装置的装置冗余方式的中继系统。
背景技术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表示了在一台网络装置与两台网络装置之间的各链路中设定了跨装置的链路聚合的网络系统。当在将两台网络装置之间连接的专用线路中发生了故障时,使用该链路聚合的路径来构筑代替路径。此外,两台网络装置对于该装置之间的路径信息的同步这样的控制平台以运用系统/待机系统进行动作,关于数据平台双方共同在运用状态下使用。
在专利文献2中表示了在用户网内的客户端边缘与MPLS网内的两台提供商边缘(provider edge)之间的各链路设定了跨装置的链路聚合的结构。当两台提供商边缘从其他提供商边缘都接收到数据包时,根据相互之间预先决定的规定,仅由一方的提供商边缘向客户端边缘中继数据包。
在专利文献3中表示了在用户侧L2SW与运用系统L2SW以及预备系统L2SW之间分别设定了链路的访问系统。通常,预备系统L2SW将成为与用户侧L2SW之间的链路的连接源的端口控制成链路故障。用户侧L2SW通过向运用系统L2SW以及预备系统L2SW发送ARP等广播帧,自动地确立对预备系统L2SW中的被控制成链路故障的端口进行回避的路径。
例如,作为使用了进行第2层(以下简称为L2)的处理的L2交换机装置的装置冗余方式,已知的有以ESRP(Extreme Standby Router Protocol,Extreme备份路由协议)或VSRP(Virtual Router Redundancy Protocol,虚拟路由冗余协议)等为代表的激活/待机型方式。在该方式中,运用两台L2交换机装置(在本说明书中称为冗余装置)的一方作为激活,运用另一方面作为待机。相对侧的L2交换机装置在与激活侧的L2交换机装置之间的链路中发生了故障时,将路径切换成与待机侧的L2交换机装置之间的链路。由于该路径切换,相对侧的L2交换机装置通常进行FDB(Forwarding DataBase转发数据库)的刷新。这样,伴随泛洪产生通信拥堵等。
因此,例如如专利文献1或专利文献2所示,考虑使用跨装置的链路聚合组(以下,简称为LAG)的方式。此时,相对侧的L2交换机装置通常在FDB上,虚拟地将成为针对冗余装置的连接源的跨装置的LAG端口作为1个端口进行管理,因此在故障时,无需进行FDB的刷新。
另一方面,特别是在通信载波等中,有时想要包括帧的传送路径等进行详细的网络管理。然而,在将上述的应用了跨装置的LAG的冗余装置配置在这样的载波网等上时,存在网络管理复杂化的问题。例如,从相对侧的L2交换机装置向冗余装置的帧被分散在伴随LAG构成冗余装置的两台L2交换机装置中,因此难以充分掌握传送路径。如载波网等那样,收容的交换机装置的台数越增加,这样的问题越深刻。
并且,尤其在载波网等中,需要高可靠性,因此有时设置多个上述那样的冗余装置。在此,在将两台L2交换机装置与冗余装置连接时,例如使用以下的方式:通过跨装置的LAG连接该两台L2交换机装置中的一方与冗余装置之间,并通过跨装置的LAG连接该两台L2交换机装置中的另一方与冗余装置之间。但是,有时想把该两台L2交换机装置自身作为冗余装置来使用。因此,希望使所述网络管理变得简单,实现冗余装置与冗余装置的连接的方式。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250185号公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立金属株式会社,未经日立金属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1928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报文处理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会话消息的处理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