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房屋建筑集成组装墙体的墙面分格结构和分格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19668.X | 申请日: | 2015-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0593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0 |
发明(设计)人: | 李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学 |
主分类号: | E04B2/86 | 分类号: | E04B2/8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23 湖北省武汉市江***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房屋建筑 集成 组装 墙体 墙面 结构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房屋建筑技术,具体说是一种房屋建筑集成组装墙体的墙面分格结构和分格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普遍采用的建筑墙体施工采用框架构成后的墙体砌块拼装,施工周期长。而现有集成墙体有模板现浇泡沫混凝土墙体和镀锌龙骨架水泥面板现浇泡沫混凝土墙体。模板现浇墙体由于是用多块模板制模浇筑而成,其表面平整度不易控制,其墙体容重很高达不到轻质的要求;镀锌龙骨架水泥面板墙体龙骨架组装繁琐不易于现场施工,由于龙骨架是铁皮压制而成,所以在浇灌过程当中易于变形不利于与墙体板面的粘接,其墙体造价高不利于推广和节能。
使用集成组装墙体同样面临如何最大限度提高施工灵活性、运输便利性和方便快捷性的要求。同时,集成组装墙体由于采用模块化结构,对细节结构的制作尤其不易,墙体表面的分隔槽的设置往往使集成组装墙体的复杂性大为增加,从而大为抑制了集成组装墙体便利性的优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房屋建筑集成组装墙体的墙面分格结构和分格方法,使集成组装墙体的搭建快速、方便、运输容易的同时,对墙面分隔槽的实现也能大幅简化。
所述房屋建筑集成组装墙体的墙面分格结构,所述集成组装墙体由墙体不同高度水平设置的支架、设置于墙体顶部和底部的顶底定位桩、墙体外侧面的立面板和混凝土填充料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由相互分离的两种构件拼接构成,支架两侧拼接成支架横梁的支架横梁段、所述支架横梁段之间连接支架横梁的支架横梁连接件,所述支架横梁横向贯穿整个墙面,分格位置的支架横梁的外侧面设有横向凸出的一条或多条凸筋,所述凸筋将墙面分隔为相互分离的分格面。
在所述支架横梁之间或支架横梁与所述顶底定位桩之间竖向设置有竖向分格条,所述凸筋和所述竖向分格条将墙面分隔为相互分离的矩形块,每一块所述矩形块位置铺设有墙体的立面板,所述立面板与支架和竖向分格条密闭,所述立面板与所覆盖的支架固定,或者与所覆盖的支架和顶底定位桩固定。
所述竖向分格条的外侧设有与墙面平行的面板固定面,外侧的中部设有一条或多条凸出的竖向设置的凸筋,所述立面板与所述面板固定面固定连接。
所述支架横梁的凸筋两侧设有与墙面平行的面板固定面,所述立面板与所述面板固定面固定连接。
所述支架横梁的上、下侧面分别设有轴向延伸的支架横梁定位部,所述竖向分格条的顶、底端面对应支架横梁侧面的所述支架横梁定位部位置设有配合定位的竖条定位部,或者对应所述支架横梁定位部位置,所述竖向分格条以背面配合定位。
一种实施例,所述凸筋端面的长边向两侧伸出设有凸沿,使所述凸沿与所述凸筋所在的面板固定面之间构成长直分格凹槽,用于嵌入立面板。
所述顶底定位桩设有顶面贴合面或底面贴合面,和立面板贴合面,所述墙体顶部和底部的顶底定位桩分别是一整体或是由多个分离的构件组成。
所述凸筋设置为直线或曲线。
一种根据上述结构的房屋建筑集成组装墙体分格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顺序进行的步骤:
第一步、按照墙体布置规划设定的位置在天花板和地板所设定的位置固定安装顶底定位桩,在墙壁基础立面或立柱基础立面上设定所述墙体的位置上固定安装支架端部的支架横梁连接件。
第二步、由基础立面所固定安装的支架横梁连接件开始由近向远、在不同高度的支架横梁连接件同步、依次连接支架横梁段和中部的支架横梁连接件,在支架横梁段的接缝处通过支架横梁连接件连接并固定,在所预设的分格条的高度、在带分格的一侧墙面使用带凸筋的支架横梁段连接,每当不同高度未铺设立面板的支架横梁中部均已经连接了支架横梁连接件,且未铺设立面板的支架横梁长度均超过了一块立面板的宽度时,开始铺设立面板,立面板与支架横梁的面板固定面固定或者顶底定位桩的立面板贴合面固定。
在不同高度的支架横梁中,可能存在不处于分格条位置的支架横梁,起到加强支撑的作用,因此一块立面板覆盖面内,除立面板的上、下边缘处的支架横梁带有凸筋,中部也可能设有横向穿过的不带凸筋的支架横梁。
第三步、延续支架横梁段的连接,直至不同高度的支架连接完整,在支架的两外侧面分别铺设余下的相应的立面板,使立面板与支架横梁的面板固定面或顶底定位桩的外侧面连续密闭固定,在墙体顶部预留或制作灌注孔。
第四步、从灌注孔插入灌注管到墙体空腔底部,逐步在由灌注管灌注混凝土浆料的同时提升灌注管,直至混凝土灌满整个墙体内部,抽出灌注管并封住灌注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学,未经李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1966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物的幕墙
- 下一篇:Z型套筒约束一字形纯钢屈曲约束支撑及其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