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溶胶凝胶和化学溶液法制备(111)取向铁酸铋薄膜的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219814.9 申请日: 2015-04-30
公开(公告)号: CN104846356B 公开(公告)日: 2017-07-11
发明(设计)人: 汤现武;金灵华;胡令;杨杰;戴建明;宋文海;朱雪斌;孙玉平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主分类号: C23C20/08 分类号: C23C20/08
代理公司: 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4119 代理人: 程笃庆,黄乐瑜
地址: 230031 *** 国省代码: 安徽;3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溶胶 凝胶 化学 溶液 法制 111 取向 铁酸铋 薄膜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铁酸铋薄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溶胶凝胶和化学溶液法制备(111)取向铁酸铋薄膜的方法。

背景技术

多铁性材料是指材料中同时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铁性(包括:铁电性、铁磁性或铁弹性)的材料。这些性质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耦合,极大丰富了多铁性材料的应用。多铁性材料在电、光、磁场感应器,随机存储器,光伏、光电整流,自旋电子材料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室温和室温以上的多铁性材料,特别是单相的多铁性材料的应用是十分重要的。

铁酸铋(BiFeO3,简称BFO)是唯一一种在室温下同时具有铁电性和反铁磁性的单相多铁性材料,因其具有目前最大的剩余极化强度、高的铁电居里温度TC=1100K、相对高的反铁磁奈尔温度TN=643K、较小的禁带宽度,因而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虽然铁酸铋在理论上拥有较高的剩余极化强度,但由于在铁酸铋材料制备过程中,铋元素容易挥发以及部分Fe3+向Fe2+转变,产生较多的氧空位,使得其漏电流较大,难以极化,很难制备出具有较高剩余极化强度的样品,因此实际应用受到限制。

相对于铁酸铋块体材料的高漏电特性,铁酸铋薄膜具有低漏电特性,使其在室温下具有良好的电滞回线,以及极大的电极化强度,呈现优异铁电性能。铁酸铋薄膜的铁电性能存在各向异性,(001)、(110)、(111)取向的铁酸铋薄膜具有不同的电极化强度、矫顽电场强度、疲劳等特性。其中以(111)取向的铁酸铋薄膜的电极化强度最大,矫顽电场最小。因此,如何制备出具有(111)取向的铁酸铋薄膜,获得具有最大室温电极化强度的铁电薄膜就具有重要意义。

溶胶凝胶和化学溶液法可以较低成本、大面积生产和制备薄膜。现有关于铁酸铋薄膜材料溶液法合成方面的公开专利较多。例如,中国专利CN101949643A公开了一种Si基板上,零磁场下(100)取向和磁场下(100)取向增强的铁酸铋薄膜的制备方法;中国专利CN101186341公开了一种Pt/Ti/SiO2/Si基片上(100)择优取向铁酸铋薄膜的制备方法;中国专利CN101659520公开了一种液相自组装方法在玻璃基板上制备铁酸铋功能薄膜的方法。已公开的专利和文献报道中,大多数的取向铁酸铋薄膜的制备都是采用一定真空条件下物理或化学气相沉积的方法,或者采用溶液法制备非(111)取向铁酸铋薄膜;而采用溶胶凝胶和化学溶液法制备(111)取向铁酸铋薄膜的专利和文献未见报道。在现有技术中,仍无法以溶胶凝胶和化学溶液法制备和生产具有良好室温铁电性能的(111)取向铁酸铋薄膜。因此,用溶胶凝胶和化学溶液法制备(111)取向铁酸铋薄膜就更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溶胶凝胶和化学溶液法制备(111)取向铁酸铋薄膜的方法,本发明制备的(111)择优取向铁酸铋薄膜具有较大的室温电极化强度,较低的室温漏电流密度,无孔洞,结构致密、均匀,厚度均一;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原料化学计量比可精确控制,设备少、成本低,可实现工业化生产,满足商业化应用。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溶胶凝胶和化学溶液法制备(111)取向铁酸铋薄膜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制备前驱液:将醋酸铋、醋酸亚铁按摩尔比为1.02-1.06:1称重,加入丙酸中,在60-80℃条件下搅拌至溶解得到前驱液,其中醋酸亚铁和丙酸的摩尔体积比(mol/L)为0.05-0.3:1;

S2、制备铁酸铋前驱胶体:向S1得到的前驱液中加入乙醇胺,在室温下搅拌4-8h得到铁酸铋前驱胶体,其中乙醇胺和丙酸的体积比为1:30-150;

S3、制备铁酸铋前驱薄膜:将S2中得到的铁酸铋前驱胶体涂覆到Pt(111)/Ti/SiO2/Si基片上,基片以3000-6000r/min旋涂10-60s后,置于空气中,升温至300-355℃,保温5-20min得到铁酸铋前驱薄膜;

S4、制备(111)取向铁酸铋薄膜:将S3中得到的铁酸铋前驱薄膜置于充满氮气的加热炉中,以5-20℃/min的速度升温至475-700℃,保温30-60min得到(111)取向铁酸铋薄膜。

其中,S1中,醋酸铋、醋酸亚铁的摩尔比为1.025-1.055:1。

其中,S1中,醋酸铋、醋酸亚铁的摩尔比为1.05:1。

其中,S1中,醋酸亚铁和丙酸的摩尔体积比(mol/L)为0.1-0.25:1。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1981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