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印文件的信息源的追溯方法、装置及信息安全型复印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20014.9 | 申请日: | 2015-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0938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2 |
发明(设计)人: | 张旭光;刘金波;梅祥;马智伟;杨世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立思辰计算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21/36 | 分类号: | G06F21/36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帆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34 | 代理人: | 李增朝 |
地址: | 100192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印 文件 信息源 追溯 方法 装置 信息 安全 复印机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印文件的信息源的追溯方法、装置及信息安全型复印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复印机信息安全性较弱,难以追溯复印信息源及不便于将复印文件做流转过程审计的技术问题。其方法包括:获取与原始文件相关的第一信息;获取与复印操作相关的第二信息;以及根据所述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来生成追溯标记,并将所述追溯标记打印在所述复印文件上。本发明通过输出自带条码的复印文件,没有额外的耗材,通过无需人工粘贴条码进而降低了人力成本。本发明通过输出自带条码的复印文件,不仅解决了文件回收问题,而且通过条码的追溯功能,还能够进一步追溯到复印件的信息来源,进而实现将涉密文件的流转责任到个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与信息安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印文件的信息源的追溯方法、装置及信息安全型复印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涉密部门对纸质文件的流转提出了严格的规章管理要求,对于这些文件复印的安全性、可控性、可审计性亦提出更具针对性的严格要求。现有技术中的复印机由于输出的复印纸件仅包含原文件中所包含的图文信息,故对于其信息源及操作人不具有追溯力,因此为信息安全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现有技术中虽采用人为监控及在复印文件上粘贴包含追溯信息的条码来达到信息源追溯的技术目的,但由于达到这一技术目的需要额外增派人员监管,并需要为此配备条码机操作人员,及购入相应的条码机,导致涉密部门为此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及物力成本。
因此,研发一种复印文件信息源的追溯方法、装置及信息安全型复印机,在降低硬件成本及人力资源消耗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信息传递的安全性,将每一份复印件责任到相应的操作人的同时,进一步减轻文件发生流转后,过程审计人员的工作负担成为一种必需。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印文件的信息源的追溯方法及信息安全型复印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复印机信息安全性较弱,难以追溯复印信息源及不便于将复印文件做流转过程审计的技术问题。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印文件的信息源的追溯方法,包括:获取与原始文件相关的第一信息;获取与复印操作相关的第二信息;以及根据所述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来生成追溯标记,并将所述追溯标记生成在所述复印文件上。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原始文件 中的图文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第一信息进一步包括:条码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其中,进一步包括:在确定所述条码信息在所述原始文件中的位置之后,在所述位置处生成追溯标记之前,消除所述位置处的所述条码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其中,所述追溯标记中包含复印原文件的标识信息及复印件的标识信息;所述追溯标记中的条码包含:保密级别、单位名称、部门名称、复印份数、复印页号、复印操作人的ID卡号和/或面部特征识别标识码中的至少一种信息;所述追溯标记中的文字信息包含:保密级别、单位名称、部门名称、用户名、开始时间、复印设备型号、复印份数和复印页码中的至少一种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第二信息包括:保密级别、单位名称、部门名称、复印份数、复印页号中的至少一种信息;以及,所述第二信息进一步包括复印操作人的ID卡号和/或面部特征识别标识码。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印文件的信息源的追溯装置,包括:用于获取与原始文件相关的第一信息的装置;用于获取与复印操作相关的第二信息的装置;以及用于至少根据所述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来生成追溯标记,并将所述追溯标记生成在所述复印文件上的装置。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信息安全型复印机,所述信息安全型复印机所选用的复印文件的信息源的追溯装置为如前所述的复印文件的信息源的追溯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立思辰计算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立思辰计算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2001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