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国内睡布袋种子苗工厂化生产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20769.9 | 申请日: | 2015-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5674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7 |
发明(设计)人: | 宋正达;陈梅香;刘科伟;顾永华;杨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A01G31/00;A01G9/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1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国内 布袋 种子 工厂 化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物的引种驯化繁殖领域。
背景技术
睡布袋(Gerradanthus macrorrhizus)为葫芦科(Cucurbitaceae)睡布袋属(Gerradanthus)的著名多肉球茎观赏植物。原产于非洲东部。硕大的球茎,优美的姿态,令参观者流连忘返。
我国自21世纪初,一些多肉爱好者开始引进睡布袋作为盆栽观赏,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2005年开始从非洲引进睡布袋种苗进行地栽引种驯化试验,睡布袋为雌雄异株多肉植物,只有成熟年龄雌雄睡布袋同时开花,进行授粉才能收获种子。本发明解决了从种苗的选择、生产场地、栽植基质、养护、授粉、种子收获和播种育苗等流程的关键技术,提出一种国内睡布袋种子苗工厂化生产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解决睡布袋从种苗的选择、生产场地、栽植基质、养护、授粉、种子收获和播种育苗等流程的关键技术,建立国内睡布袋种子苗工厂化生产的基地。
睡布袋种苗选择:睡布袋为雌雄异株多肉植物,种苗选择是关键。母本,球茎光滑、无病虫害、年龄8-15年实生苗。父本,球茎光滑、无病虫害、年龄8-15年实生苗。
睡布袋工厂化生产场地选择:设施温室500-1000m2,最低温度≥12℃,最高温度≤40℃,通风良好。
睡布袋栽植基质,青石、泥炭、赤玉土、草木灰比例为1∶1∶1∶1。
睡布袋种苗定植和养护:睡布袋父母本按1∶1比例定植配制,4月初栽植,移植时留主要茎蔓,剪去细的茎蔓和叶片,定植后10天浇一次透水,春季10天浇一次水,梅雨季节停止浇水,夏季15天浇一次水,秋季7天浇一次水。
睡布袋人工授粉:从10初开始,在上午10:00-下午3:00用镊子将睡布袋雄蕊成熟花粉放到开放雌蕊上进行人工授粉,授粉时间可延续到11月底。
睡布袋种子收获:3-4个月后睡布袋种子开始成熟,从第二年一月至三月为睡布袋果实成熟收获期,每一果实有成熟种子1-3粒,每平方米产种量为50粒左右。
睡布袋播种育苗:种子处理,播种前用1∶1000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30分钟 消毒,处理后的种子立即播种;基质处理,用50%多菌灵溶液对播种基质进行消毒,播种基质配比青石、泥炭、赤玉土、草木灰为1∶1∶1∶1,基质干湿度以手握成团,手松即撒为标准;播种,选用直径10cm盆,盆用1∶1000高锰酸钾溶液泡半个小时,每盆播一粒,后覆盖1-1.5cm基质,三天后浇一次透水;播种时间,5月初;播种温度,最低温度≥15℃,最高温度≤30℃;10天左右发芽,一年后球茎可达8-10c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一、睡布袋目前采用从国外引进球茎繁殖,用本办法解决睡布袋种苗来源。
二、采用睡布袋种子苗工厂化生产,不仅能选育适合国内生长睡布袋种苗,而且能有好的经济效益。
图例
图1是睡布袋父母本定植图;图2是睡布袋雄花图;图3是睡布袋雌花图;图4是睡布袋授粉后果实图;图5是睡布袋果实内种子图;图6是睡布袋种子苗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一个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种国内睡布袋种子苗工厂化生产的方法,步骤如下:
(1)选择年龄8-15年实生苗,雌雄比例为1∶1,要求球茎光滑、无病虫害;
(2)选择500-1000m2设施温室最低温度≥12℃,最高温度≤40℃,通风良好;
(3)睡布袋栽植基质,青石、泥炭、赤玉土、草木灰比例为1∶1∶1∶1;
(4)睡布袋父母本按1∶1比例定植配制,4月初栽植,移植时留主要茎蔓,剪去细的茎蔓和叶片,定植后10天浇一次透水,春季10天浇一次水,梅雨季节停止浇水,夏季15天浇一次水,秋季7天浇一次水;
(5)10-11月上午10:00-下午3:00用镊子将睡布袋雄蕊成熟花粉放到开放雌蕊上进行人工授粉;
(6)第二年一月至三月为睡布袋果实成熟收获期,每一果实有成熟种子1-3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未经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2076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白灵菇栽培方法
- 下一篇:红萝卜的密植栽培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