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摩擦缓速功能的汽车集成制动器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21107.3 | 申请日: | 2015-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0666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5 |
发明(设计)人: | 衣丰艳;周稼铭;赵培全;张竹林;周长峰;刘永辉;张立伟;王刚;刘新磊;吕志明;罗震钧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交通学院 |
主分类号: | F16D55/02 | 分类号: | F16D55/02;F16D65/14;F16D65/12;H02K49/00;B60T1/06;F16D121/24;F16D125/24;F16D13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357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制动盘 集成制动器 摩擦发电 摩擦制动 摩擦 沿圆周方向 缓速制动 制动 汽车 正极 摩擦制动器 有效地减少 工作频率 静电摩擦 同性电荷 异性电荷 直线电机 制动噪声 负极 相斥 热衰退 制动盘 相吸 粉尘 污染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摩擦缓速功能的汽车集成制动器及其控制方法,该集成制动器由直线电机、被动复合制动盘、主动复合制动盘以及普通制动盘组成。主动复合制动盘沿圆周方向分布的凹槽中固定有正极摩擦发电材料和负极摩擦发电材料,被动复合制动盘沿圆周方向分布的凹槽中固定有主极摩擦发电材料。根据静电摩擦效应和同性电荷相斥、异性电荷相吸的原理,该汽车集成制动器实现了摩擦缓速制动与摩擦制动功能的集成,在低强度制动下使用摩擦缓速制动代替摩擦制动工作,有效地减少了摩擦制动器的工作频率,减轻了摩擦制动的热衰退效应,减少了制动噪声以及制动粉尘的污染。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专利涉及汽车线控制动领域,特指一种具有摩擦缓速功能的汽车集成制动器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制动系统是行车安全的首要保证。目前汽车普遍使用安装在轮毂内的摩擦制动器。经常在行车密度高,交通复杂的城市道路上行驶的汽车,为了避免交通事故,需要频繁地进行不同强度的制动;行驶在山区道路的汽车经常要下坡,为了不使汽车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不断加速,需要对汽车进行持续制动。在这些情况下,单一的使用摩擦制动将使得车轮轮毂的温度急剧升高,致使制动性能急剧下降,而且易引起车轮轮胎分层从而造成早期爆裂,严重者甚至威胁到乘客和财产的安全。另外车辆制动时还会产生尖锐刺耳的金属声及有害物质颗粒。为了解决以上所遇到的问题,在车辆上除了安装摩擦制动器外,还必须安装缓速制动装置,来弥补摩擦制动器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为了解决单一摩擦制动器存在制动热衰退、制动噪声以及制动粉尘的问题。提供一种具有摩擦缓速功能的汽车集成制动器及其控制方法,该集成制动器集成摩擦缓速制动与摩擦制动功能,具有结构紧凑、控制简单、能耗低的优点。
本发明涉及的具有摩擦缓速功能的汽车集成制动器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汽车集成制动器由直线电机、被动复合制动盘3、主动复合制动盘8以及普通制动盘12组成。其中,直线电机包括一个直线电机定子4和多个直线电机动子7。
汽车半轴5通过螺栓2与轮毂1固定连接。多个被动复合制动盘3和一个普通制动盘12固定在轮毂1上。汽车半轴5、轮毂1、被动复合制动盘3和普通制动盘12为同轴转动。普通制动盘12安装在轮毂1靠近车架一侧,被动复合制动盘3安装在轮毂1远离车架一侧。
直线电机定子4为圆柱形,直线电机动子7为空心圆柱形。直线电机定子4直接固定在汽车的车架上,同时直线电机定子4通过轴承6支承在汽车半轴5上。多个直线电机动子7套在直线电机定子4上。每个直线电机动子7上固定有一个主动复合制动盘8。主动复合制动盘8的个数与被动复合制动盘3的数量相等。
主动复合制动盘8为空心圆柱形,其本体由主动摩擦制动材料13制成。主动摩擦制动材料13可以选取粉末合金摩擦材料或者碳纤维摩擦材料等汽车常用制动衬片材料。在主动复合制动盘8的一侧沿圆周方向开有偶数个凹槽。凹槽中固定有正极摩擦发电材料9和负极摩擦发电材料10。其中,正极摩擦发电材料9和负极摩擦发电材料10的布置是相间的。凹槽的形状可以为矩形、扇形及圆形等。
被动复合制动盘3也为空心圆柱形,其本体由被动摩擦制动材料14制成。被动摩擦制动材料14可以选取强度较大的金属材料或者合金材料等汽车常用的制动盘材料。在被动复合制动盘3的一侧沿圆周方向开有偶数个凹槽,凹槽中固定有主极摩擦发电材料11。被动复合制动盘3的凹槽数量与主动复合制动盘8的凹槽数量相同,且形状和大小相同。被动复合制动盘3开凹槽一侧与其相对应主动复合制动盘8开凹槽一侧相对安装,且被动复合制动盘3开凹槽一侧表面指向轮毂1的内侧。普通制动盘12为空心圆柱形,其本体由被动摩擦制动材料14制成。
正极摩擦发电材料9与主极摩擦发电材料11摩擦后,正极摩擦发电材料9带正电荷,主极摩擦发电材料11带负电荷。而负极摩擦发电材料10与主极摩擦发电材料11摩擦后,负极摩擦发电材料10带负电荷,主极摩擦发电材料11带正电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交通学院,未经山东交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2110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