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启动饭煲的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21433.4 | 申请日: | 2015-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6585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2 |
发明(设计)人: | 吴珂;刘新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4 | 分类号: | G05B1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138 | 代理人: | 张所明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淀区清***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启动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智能家居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启动饭煲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饭煲(通常为电饭煲)是现代家居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厨房家电,随着家电智能化的不断发展,目前新上市的饭煲还提供定时、煮饭、保温以及菜单选择等多种功能。
用户使用饭煲煮米饭或者煮粥时,只需要在饭煲中放入比例合适的米和水,并按下饭煲的操作面板上的机械或者虚拟开关即可以启动饭煲的煮饭功能,或者,用户也可以在饭煲的操作面板上选择预约煮饭功能,并按照提示设置启动煮饭的时间,比如,设置在早上6点开始煮饭,或者,设置在5个小时之后开始煮饭,饭煲在用户设置的时间达到时启动煮饭功能。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启动饭煲的方法及装置。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启动饭煲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检测饭煲中的米和水是否满足煮饭条件;
若所述饭煲中的米和水满足煮饭条件,则检测是否接收到指定的用户操作;
若检测结果为未接收到指定的用户操作,则启动所述饭煲的煮饭功能。
可选的,所述检测饭煲中的米和水是否满足煮饭条件,包括:
通过设置于所述饭煲锅底的压力传感器检测所述饭煲中是否有重物;
若所述饭煲中有重物,则获取所述重物的总质量;
对所述饭煲的内胆进行预定时间长度的加热;
获取加热前后所述饭煲的内胆中的温度变化值;
根据所述温度变化值和所述总质量确定所述饭煲中的米和水的比例;
根据所述米和水的比例检测所述饭煲中的米和水是否满足煮饭条件。
可选的,所述启动所述饭煲的煮饭功能之前,还包括:
检测是否满足自动启动的条件,所述自动启动的条件包括下列条件中的至少一种:
通过可穿戴设备检测出的用户生理参数判断出用户已经进入睡眠状态;
通过智能家居中的安防设备的监控数据判断出室内没有用户活动;
以及,检测出饭煲中的米和水满足煮饭条件的时间处于第一时间区间,且智能家居中的各个照明设备处于关闭状态。
可选的,所述启动所述饭煲的煮饭功能之前,还包括:
确定启动所述饭煲的煮饭功能的启动时间;
所述启动所述饭煲的煮饭功能,包括:
在所述启动时间达到时,启动所述饭煲的煮饭功能。
可选的,所述确定启动所述饭煲的煮饭功能的启动时间,包括:
若检测出所述饭煲中的米和水满足煮饭条件的时间处于第二时间区间,则获取在闹铃设备中设置的闹铃时间,根据所述闹铃时间确定本次启动时间;
若检测出所述饭煲中的米和水满足煮饭条件的时间处于第三时间区间,则获取指定智能设备与所述饭煲之间的路线信息以及所述路线信息对应的路况信息,根据所述路线信息和所述路况信息计算所述指定智能设备的到达时间,根据所述到达时间确定本次启动时间;
将所述饭煲上一次由用户手动启动煮饭功能的时间确定为本次启动时间;
或者,将上一次自动确定的启动时间作为本次启动时间。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启动所述饭煲的煮饭功能之前,展示提示信息,所述提示信息用于提示是否取消所述启动所述饭煲的煮饭功能的操作;
若在第二预定时间段内未接收到取消所述启动所述饭煲的煮饭功能的操作的指令,则执行所述启动所述饭煲的煮饭功能的操作。
可选的,所述展示提示信息,包括:
当检测出室内没有人活动时,向移动终端推送所述提示信息;
当检测出室内有人活动时,向智能电视推送所述提示信息;
或者,当检测出室内有人活动时,通过所述饭煲发出声光提示。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启动饭煲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检测模块,用于检测饭煲中的米和水是否满足煮饭条件;
第二检测模块,用于若所述饭煲中的米和水满足煮饭条件,则检测是否接收到指定的用户操作;
启动模块,用于若所述第二检测模块的检测结果为未接收到指定的用户操作,则启动所述饭煲的煮饭功能。
可选的,所述第一检测模块,包括:
重物检测子模块,用于通过设置于所述饭煲锅底的压力传感器检测所述饭煲中是否有重物;
质量获取子模块,用于若所述饭煲中有重物,则获取所述重物的总质量;
加热子模块,用于对所述饭煲的内胆进行预定时间长度的加热;
温度变化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加热前后所述饭煲的内胆中的温度变化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2143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