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高效节能无压锅炉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21586.9 | 申请日: | 2015-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9199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6 |
发明(设计)人: | 李发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发军 |
主分类号: | F24H1/34 | 分类号: | F24H1/34;F24H9/18;F22B31/00;F22B37/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62300 河南省漯***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高效 节能 锅炉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煤锅炉,尤其是一种新型高效节能无压锅炉。
背景技术
锅炉主要应用于生活,少量应用于工业生产上,锅炉中产生的热水或蒸汽可直接为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所需热能,也可通过蒸汽动力装置转换为机械能,或再通过发电机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不过现有的锅炉存在受热面积小、热效率低、煤耗高、排出热量大以及不能连续工作等问题,对于生产热效率高、排量低更环保的锅炉对人们来说是很重要的。
发明内容
为解决以上现有难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高效节能无压锅炉。
一种新型高效节能无压锅炉,包括进风口、炉壁、炉膛、蒸汽室、烟囱、出汽口、进水口、除垢门、加料门、炉盘、进水阀门、出渣门、减压阀、进水阀门和烟囱蝶阀,所述无压锅炉还包括第二燃烧室、第三燃烧室、第四燃烧室、第一水室、第二水室、第一均热管、第二均热管、第三均热管,所述第一水室与第二水室通过连接管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均热管设于炉盘上端,所述第二均热管设于第二燃烧室上端,所述第三均热管设于第四燃烧室上端。
进一步的,所述无压锅炉还包括积尘室,所述炉壁上设有出灰口总程。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水室和第二水室分别设有第一水室水位计和第二水室水位计。
有益效果:本发明的受热面积大,是老式锅炉的八倍,不仅耗煤量低、热效率高,而且排量低更环保,并且可以连续工作,生产效率高,本发明结构紧凑、设计合理、安装操作方便,可整体搬运,站地面积小、基建投资少,是中小型企业单位的生产用汽供开水、取暖等最理想的选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左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右视图;
图3为A-A截面示意图;
图4为B-B截面示意图;
图5为C-C截面示意图;
图6为D-D截面示意图。
其中,1、进风口,2、除垢门,3、加料门,4、炉壁,5、炉盘,6、减压阀,7、进水阀门,8、出渣门,9、烟囱蝶阀,10、第三均热管,11、第二水室,12、第四燃烧室,13、第三燃烧室,14、积尘室,15、炉膛,16、第一均热管,17、第二燃烧室,18、第二均热管,19、蒸汽室,20、出汽口,21、烟囱,22、出灰口总程,23、进风口,24、第一水室、25、第一水室水位计,26、进水口,27、连接管,28、第二水室水位计。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所示,一种新型高效节能无压锅炉,包括进风口1、炉壁4、炉膛15、蒸汽室19、烟囱21、出汽口20、进水口26、除垢门2、加料门3、炉盘5、进水阀门7、出渣门8、减压阀6、进水阀门7和烟囱蝶阀9,所述无压锅炉还包括第二燃烧室17、第三燃烧室13、第四燃烧室12、第一水室24、第二水室11、第一均热管16、第二均热管18、第三均热管10,所述第一水室24与第二水室11通过连接管27连接,所述第一均热管16设于炉盘5上端,所述第二均热管18设于第二燃烧室17上端,所述第三均热管10设于第四燃烧室12上端,所述无压锅炉还包括积尘室14,所述炉壁4上设有出灰口总程22,所述第一水室24和第二水室11分别设有第一水室水位计27和第二水室水位计28。
实施例:本发明采用立式反烧四室回程内燃方式,受热面积更大,燃烧更充分,煤耗是旧式锅炉的三分之一,可节煤约百分之七十,也可自身消烟、自身除尘、自身脱硫,使煤得到充分燃烧,烟囱排出热量少,并设有烟尘积尘室14,可以及时清理灰尘,与旧式立式锅炉相比较,受热面积超大,受热面积是旧式锅炉的八倍多,升温升压更快,从点火到产汽或产开水只需要十几分钟,老旧锅炉从点火到产汽或产开水得需要三十多分钟,用时是旧式锅炉的三分之一,本锅炉是一体两室,可不间断产汽或产开水,因为常温水先进入第一水室24,利用余热加温,加温后再进入蒸汽室19的,蒸汽室19产汽十多钟后,温水室就会产汽,冬天可单独供暖,夏天可以和主出汽管连接,增加出汽量,增强汽压,如果本锅炉用来产开水时,出水口加一台水泵,根据用水量选择不同型号的锅炉,可不间断的使用开水。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及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发军,未经李发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2158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