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厚铜线路板的钻孔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22489.1 | 申请日: | 2015-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7482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6 |
发明(设计)人: | 王淑怡;彭卫红;阙玉龙;朱拓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崇达多层线路板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35/00 | 分类号: | B23B35/00;B23B51/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精英专利事务所44242 | 代理人: | 冯筠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铜线 钻孔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线路板制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厚铜线路板的钻孔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线路板生产时,一般采用含树脂量为72%且容易压合及成本较低的半固化片,在外层线路制作工序,如无特殊要求,锡圈直径为0.35mm(锡圈为位于孔位置线路上的铜环,钻孔孔径为1.8mm~1.95mm)。针对此类普通设计的板,通常使用如下参数制作:
采用普通钻咀,钻孔时,一次性钻穿,转速、进刀速、退刀速分别为35krpm、36mm/s、340mm/s。
但针对内层线路厚铜(≥3OZ)设计的多层线路板,铜厚太大,钻咀在切割铜层时,产生的钻污不能及时排出,产生的热量过大,且由于铜具有韧性,钻孔容易出现铜拉丝、孔内热膨胀变形现象,造成断层、铜层错位等问题,且钻咀对铜层的拉扯作用,导致孔内壁铜层偏移或产生缺口;同时,由于热量和冲击力的作用,容易产生断钻咀问题。此外,厚铜板钻孔,还容易出现外层线路图形锡圈和基材分离的问题,而含树脂量为72%的半固化片,压合后,容易产生填树脂量不足或空洞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厚铜线路板的钻孔方法,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厚铜线路板的钻孔制作方法,所述钻孔制作方法采用转速为20-30krmp,进刀速度为20-30mm/s,退刀速度为220-300mm/s的钻咀钻孔;所述的钻咀由钻杆和钻头连接组成,钻头包括切削刀片和排屑槽,所述的排屑槽在钻头的钻入端沿轴向设有凹槽;所述线路板内层线路的铜厚≧3OZ。
进一步的,所述的钻咀钻孔采用分次进行,每次钻孔的深度为1-2mm。
优选的,所述的凹槽从钻入端沿轴向上宽度逐渐减小。
优选的,所述的凹槽从钻入端沿轴向深度逐渐减小,凹槽的最大深度为切削刀片厚度的1/3-1/2。
优选的,所述切削刀片为螺旋刀片,切削刀片至少为两条。
优选的,所述钻头的钻径为1.8-1.95mm。
进一步的,所述线路板外层线路对应钻孔位置的锡圈直径≧0.42mm。
进一步的,所述线路板中用于压合的半固化片的含胶量为76-80%。
本发明采用有缺口的凹槽钻咀,钻头上的凹槽一方面可以切断钻孔铜丝,另一方面有利于在钻孔过程中,将切割出来的铜丝及时的利用凹槽排出,避免堵孔、钻孔铜拉丝等问题。
采用多次分段钻孔的方法,及时散去钻孔热量,及时排出钻孔钻污,进一步避免堵孔、孔铜丝拉问题。
将钻孔转速、进刀速度相对现有工艺降低10~40%,降低钻孔的冲击拉扯作用力。
退刀速度相对现有工艺降低10~40%,防止退刀速过快造成的拉扯作用力造成外层锡圈脱离的问题,与此同时,在现有锡圈大小基础上,加大锡圈,增大锡圈和板材的结合面积,进一步保证钻孔时锡圈的附着性。
采用含胶量76~80%的半固化片进行压合(也可以使用不同类型的半固化片结合使用,将含胶量较高的半固化片靠近图形层,含胶量较低的半固化片夹于含胶量较高的半固化片当中),充分保证厚铜线路板层间树脂的填充效果。
因此,本发明通过线路板本身半固化片及锡圈设计,为钻孔做前铺垫工作,采用改进的钻咀、调整钻孔参数,有效改善了厚铜板钻孔铜拉丝、铜层偏移及缺口、排钻污难、外层锡圈易脱落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钻咀钻头的钻入端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充分理解本发明的技术内容,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一步介绍和说明。
实施例
如图1所示的钻咀,钻咀由钻杆和钻头连接组成,钻头钻径为1.9mm,包括双螺旋的切削刀片1,切削刀片1双螺旋形成两条螺旋形的排屑槽4,排屑槽4在钻头的钻入端2沿轴向设有凹槽3。凹槽3的横截面为三角形,延伸至钻头的钻入端2。凹槽3从钻头的钻入端2沿轴向宽度逐渐减小、深度逐渐减小,凹槽3的最大深度为切削刀片1厚度的1/2,宽度最小端与切削刀片1的表面连接。钻头的钻入端2与钻咀的轴向夹角为67.5°。
应用上述钻咀制作线路板钻孔,线路板为6层铜线路的压合板,内层线路铜厚5OZ,外层线路对应钻孔位置锡圈直径0.45mm。线路板总厚度为5mm,用于压合的半固化片的含胶量为76-8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崇达多层线路板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崇达多层线路板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2248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冲击钻
- 下一篇:非线性光学材料铌酸铅锂及其粉体制备方法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