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常温常压下制备沸石的工艺方法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22588.X | 申请日: | 2015-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4372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1 |
发明(设计)人: | 乔瑜;王文霞;刘帅;周俊波;胡红云;姚洪;徐明厚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B39/02 | 分类号: | C01B39/02;C01B39/22 |
代理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42201 | 代理人: | 梁鹏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常温 压下 制备 工艺 方法 及其 应用 | ||
1.一种常温常压下制备沸石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用NaOH溶液或者KOH溶液配置成OH-离子浓度为1mol/L~4mol/L的碱溶液,将粉煤灰与此碱溶液共同放置于球磨罐中,并且两者之间以10g~25g:100ml的固液比混合来形成悬浊液;接着,向该悬浊液中加入多种直径规格的磨球,这些磨球的直径被限定在2mm~15mm范围内;
(2)将上述球磨罐放置于行星球磨机中,并在常温常压的条件下执行研磨处理,其中该研磨处理的转速被设定为350rpm~500rpm,研磨时间被设定为6h~24h;接着,取出球磨罐,将里面溶液连同固体一起倒出并过滤,然后60℃~90℃的条件下干燥4h~24h;此研磨过程中,粉煤灰表面会形成局部的高温,并在强碱性溶液的配合作用下,粉煤灰中的Si氧化物和Al氧化物溶解,同时使得粉煤灰中莫来石的稳定晶体结构被破坏,进而使得存在于碱液中的Na+或者K+与来自于粉煤灰原料的Si4+和Al3+进行结合,最终形成所需的沸石产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常温常压下制备沸石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煤灰与所述碱溶液的固液比进一步设定为12g~17g:100ml。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常温常压下制备沸石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种尺寸规格的磨球被设计如下:直径2mm的小尺寸磨球5个~9个,直径为5mm的中尺寸磨球6个~11个以及直径为15mm的大尺寸磨球5个~9个。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工艺方法所制备的沸石,在Cr(Ⅵ)的吸附上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22588.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压缩甲烷气回收系统以及回收方法
- 下一篇:加酸机回酸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