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稻田和鱼塘的全自动潜水泵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22771.X | 申请日: | 2015-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792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2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平;周国强;龚曙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湘潭大学 |
主分类号: | F04B49/06 | 分类号: | F04B49/06;A01G16/00;A01K6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1105***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稻田 鱼塘 全自动 潜水泵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潜水泵,尤其是在稻田或鱼塘里的水位低于最低设定位置时,在探测机构和接收机构的作用下,泵体能自动得电工作,将位于低处的水抽入至稻田或鱼塘内,当抽入到稻田或鱼塘内的水量达到水位最高设定位置时,在探测机构和接收机构的作用下,泵体能自动停止工作,由此做到自动控制的一种应用于稻田和鱼塘的全自动潜水泵。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潜水泵使用时都是通过人工控制,在稻田或鱼塘里水位低时,使用者把潜水泵打开,将低处的水抽入至稻田或鱼塘内,在稻田或鱼塘里水位足时,使用者把潜水泵关闭,这样,就不能做到自动控制,在平时必须还要有人照看稻田或鱼塘,当稻田或鱼塘里缺水而人员没有及时发现时,会造成稻田里的作物或鱼塘内饲养的鱼减产甚至死亡。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潜水泵使用时都是通过人工控制,在平时必须要有人照看稻田或鱼塘,当稻田或鱼塘里缺水而人员没有及时发现时,会造成稻田里的作物或鱼塘内饲养的鱼减产甚至死亡的弊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稻田或鱼塘里的水位低于最低设定位置时,在探测机构和接收机构的作用下,泵体能自动得电工作,将位于低处的水抽入至稻田或鱼塘内,当抽入到稻田或鱼塘内的水量达到水位最高设定位置时,在探测机构和接收机构的作用下,泵体能自动停止工作,由此做到自动控制的一种应用于稻田和鱼塘的全自动潜水泵。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应用于稻田和鱼塘的全自动潜水泵,其特征在于由探测机构、接收机构和泵体构成,探测机构由塑料外壳、稳压电路、第一探头、第一控制单元、第二探头、第二控制单元和无线发射电路组成,稳压电路、第一控制单元、第二控制单元和无线发射电路安装在塑料外壳内部,第一探头和第二探头位于塑料外壳外部,稳压电路两个正极电源输出端其中一端和无线发射电路的正极电源输入端通过导线连接,稳压电路两个正极电源输出端另一端和第一控制单元的正极电源输入端、第二控制单元的正极电源输入端、第二探头一端通过导线连接,稳压电路的负极电源输出端和第一探头一端、第一控制单元负极电源输入端、第二控制单元负极电源输入端、无线发射电路负极电源输入端通过导线接地,第一探头的另一端和第一控制单元的信号输入端通过导线连接,第二探头另一端和第二控制单元的信号输入端通过导线连接,第一控制单元的控制信号输出两端和无线发射电路的闭合信号发射按键开关两端通过导线连接,第二控制单元的控制信号输出两端和无线发射电路的断开信号发射按键开关两端通过导线连接,接收机构由塑料外壳、稳压电路和无线接收单元组成,稳压电路和无线接收单元安装在塑料外壳内部,稳压电路电源输入两端和220V交流电源两极通过导线连接,稳压电路电源输出端正极和无线接收单元正极电源输入端通过导线连接,稳压电路电源输出端负极和无线接收单元负极电源输入端通过导线接地,泵体的两个交流电源输入端其中一端和220V交流电源其中一极通过导线连接,220V交流电源另一极和无线接收单元的控制信号输入端通过导线连接,无线接收单元的控制信号输出端和泵体的两个交流电源输入端另一端通过导线连接,探测机构的无线发射电路发射出的无线信号作用于接收机构的无线接收单元。
所述的探测机构稳压电路由蓄电池、电源开关、三端固定输出稳压器和瓷片电容组成,瓷片电容有两支,三端固定输出稳压器型号是7805,蓄电池正极和电源开关一端通过导线连接,电源开关另一端和第一支瓷片电容一端、三端固定输出稳压器的1脚通过导线连接,蓄电池负极和第一支瓷片电容另一端、三端固定输出稳压器的2脚、第二支瓷片电容一端通过导线接地,三端固定输出稳压器的3脚和第二支瓷片电容另一端通过导线连接。
所述的探测机构第一探头是两支铜质金属杆,两支铜质金属杆彼此绝缘安装在一支塑料片前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湘潭大学,未经湘潭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2277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