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受污染水体中黑臭底泥资源化处理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23029.0 | 申请日: | 2015-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290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2 |
发明(设计)人: | 范功端;林茹晶;辛怀佳;罗静;林茜;陈丽茹;苏昭越;江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11/02 | 分类号: | C02F11/02;H01M8/16;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108 福建省福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染 水体 中黑臭底泥 资源 处理 方法 | ||
1.一种受污染水体中黑臭底泥资源化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黑臭底泥、EM菌作为阳极底物,以河水或pH=7的磷酸盐缓冲液作为阴极电解液,石墨板或碳纤维布作为电极材料;外电路由铜导线和可变电阻连接而成;构建沉积型微生物燃料电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受污染水体中黑臭底泥资源化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黑臭底泥中添加EM菌,EM菌投入后与底泥充分混合,EM菌的投加量为阳极底物体积的0.5% ~ 2.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受污染水体中黑臭底泥资源化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EM菌为EM菌原液。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受污染水体中黑臭底泥资源化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阳极底物与阴极电解液的体积比为1:1 ~ 2: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受污染水体中黑臭底泥资源化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阴极石墨极板悬浮于阴极电解液与空气交界面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受污染水体中黑臭底泥资源化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电路电阻为300Ω - 1000Ω。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受污染水体中黑臭底泥资源化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电路电阻为500Ω时,在外电路的电压降到50 mV时,完成阳极黑臭底泥的处理,同时完成一个产电周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大学,未经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2302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