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豆丹越冬保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23257.8 | 申请日: | 2015-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3909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夏振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海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K67/033 | 分类号: | A01K67/03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2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越冬 保种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昆虫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豆丹越冬保种方法。
背景技术
豆丹是鳞翅目天蛾科豆天蛾(Clanis Bilineata Walker)幼虫的俗称,分布于河北、河南、山东、安微、江苏、湖北、四川、陕西等省。豆丹是大豆作物的主要害虫,也是一道美食。我国不少地区有食用豆丹的习惯。尤其是江苏省灌云县,不仅开发出了上百种以豆丹为主料的菜肴,开发出了罐头、速冻豆丹等各种深加工产品,并且,已经发展成了全国最大的豆丹集散地,收购来自湖南、湖北、安徽、河南、河北,甚至东北等地的豆丹,销售给周边的县市。据有关部门统计,每年灌云县豆丹年成交量近万吨,全县依靠豆丹相关产业效益达到2亿多元。
豆天蛾一生包括卵、幼虫、蛹、成虫4个虫态。幼虫期共有五龄,每年的8-9月份是幼虫——豆丹上市的高峰期。豆丹在大豆成熟前以老熟幼虫的形式钻入土内,筑土室越冬,俗称入土豆丹或入蛰豆丹。豆丹养殖户在秋季将入土豆丹从土中挖出,作为种虫,人为埋入土中保藏,来年春季加温,促其化蛹、羽化、交配、产卵。由于豆丹在地里的原有的土室被破坏,虫体极易因感染土中的细菌而死亡。并且因不能及时发现提出而发生交叉感染,进一步导致死亡率的升高,增加了制种的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杜绝细菌感染,提高种虫的存活率,将豆丹种保藏在花泥板挖出的卵圆形坑中,每坑—虫,越冬保湿效果好,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豆丹越冬保种方法,包括步骤如下:
(1)准备保种架:在保种室内搭保种架,最底层高60cm,上面每层高25-35cm;每层底板四周用木板围挡,在每层底板与木板围成的区间内垫上塑料薄膜,形成水槽;
(2)花泥板预处理:将一侧带皮的花泥板用漂白粉液浸透,摆放到保种架上,带皮的一面朝下;再在花泥板上整齐摆放木板框,木板框分为若干个小方格;
(3)豆丹入泥:将豆丹种虫放入漂白粉溶液中迅速清洗掉表皮的浮土,时间不超过1分钟,捞出,略微沥水后,均匀放入花泥板上的小方格中,豆丹即会自行钻到花泥中,静卧越冬;
(4)越冬管理:向保种架每层的水槽中加漂白粉液,液位高度小于等于1cm,平常室温保藏,及时补水,直至开始加温暖种;深冬时期,适当加温,避免结冰。
进一步,所述步骤(1)每层底板四周用木板的高度为4-6cm。
进一步,所述步骤(1)塑料薄膜的厚度为6-12丝。
进一步,所述方格框中每个小方格的长、宽、高尺寸分别为5-20cm。
进一步,每个小方格中放置豆丹的数量为1-6个。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控制湿度方便;
2.无土保种,消毒充分,大幅减少种虫感染病菌机会;
3.种虫个体分离,杜绝相互感染;
4.保种密度大,占地面积小;
5.花泥板成本低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一种豆丹越冬保种方法,包括步骤如下:
(1)准备保种架:在保种室内搭保种架,最底层高60cm,上面每层高25-35cm;每层底板四周用木板围挡,在每层底板与木板围成的区间内垫上塑料薄膜,形成水槽;
(2)花泥板预处理:将一侧带皮的花泥板用漂白粉液浸透,摆放到保种架上,带皮的一面朝下;再在花泥板上整齐摆放木板框,木板框分为若干个小方格;
(3)豆丹入泥:将豆丹种虫放入漂白粉溶液中迅速清洗掉表皮的浮土,时间不超过1分钟,捞出,略微沥水后,均匀放入花泥板上的小方格中,豆丹即会自行钻到花泥中,静卧越冬;
(4)越冬管理:向保种架每层的水槽中加漂白粉液,液位高度小于等于1cm,平常室温保藏,及时补水,直至开始加温暖种;深冬时期,适当加温,避免结冰。
所述步骤(1)每层底板四周用木板的高度为4-6cm。
所述步骤(1)塑料薄膜的厚度为6-12丝。
所述步骤(3)所述方格框中每个小方格的长、宽、高尺寸分别为5-20cm。
所述步骤(3)每个小方格中放置豆丹的数量为1-6个。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海工学院,未经淮海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2325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