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有啶菌噁唑和啶氧菌酯的杀菌组合物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223978.9 申请日: 2015-05-06
公开(公告)号: CN104798790A 公开(公告)日: 2015-07-29
发明(设计)人: 周大伟;张仙;郑敬敏;马强;冯建雄;张崇斌;乌小瑜 申请(专利权)人: 陕西上格之路生物科学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01N43/80 分类号: A01N43/80;A01P3/00;A01N43/4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710404 陕西省*** 国省代码: 陕西;6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含有 啶菌噁唑 啶氧菌酯 杀菌 组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杀菌组合物,由第一活性成分啶菌噁唑和第二活性成分啶氧菌酯及助剂组成,属于复配农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啶菌噁唑,化学名称:N-甲基-3-(4-氯)苯基-5-甲基-5-吡啶-3-甲基-噁唑啉,是沈阳化工院创制的杀菌剂,对真菌的麦角甾醇合成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该化合物具有广谱的杀菌活性,治疗、保护和内吸活性,对子囊菌、担子菌和半知菌引起的多种植物病害具有良好的防治作用,主要用于防治灰霉病、斑点落叶病、白粉病等,与现有杀菌剂无交互抗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田间使用剂量为200-400g(a.i.)/hm2。 啶菌噁唑在中国的专利(CN11144590C)将于2019年7月13日到期。

啶氧菌酯,英文名picoxystrobin,化学名称:(E)-3-甲氧-2-[2-[6-(三氟甲基)-2-吡啶氧甲基]苯基]丙烯酸甲酯,是线粒体呼吸抑制剂,即通过在细胞色素b和C1间电子转移抑制线粒体的呼吸。防治对14-脱甲基化酶抑制剂、苯甲酰胺类、三羧酰胺类和苯并咪唑类产生抗性的菌株有效。啶氧菌酯一旦被叶片吸收,就会在木质部中移动,随水流在运输系统中流动;它也在叶片表面的气相中流动,并随着从气相中吸收进入叶片后又在木质部中流动。正是由于啶氧菌酯的内吸活性和熏蒸活性,因而施药后,有效成分能有效再分配及充分传递,因此啶氧菌酯比商品化的嘧菌酯和肟菌酯有更好的治疗活性。啶氧菌酯与目前在国内市场上使用的其他杀菌剂无交互抗性,能在植物体内、土壤和水中快速降解,具有保护、治疗、铲除、渗透作用,是一类极具发展潜力的农药品种。

蔬菜灰霉病是番茄、黄瓜、辣椒、茄子等蔬菜上的的主要病害。该病具有侵染快、发展迅速、不易控制等特点。常造成大量烂果,损失可达40%~60%。生产上防治该类病害的药剂以甲基硫菌灵、异菌脲、啶酰菌胺、腐霉利为主,长期大量使用,灰霉病菌已经对这些药剂逐渐产生了抗性。

叶霉病是温室番茄普遍发生、危害严重的一种病害,常造成叶片早枯而提早拉秧,与番茄霜霉病、番茄灰霉病并称,是番茄、黄瓜、葡萄、西瓜等经济作物需防治的主要病害。

斑点落叶病在各苹果产区都有发生,以渤海湾和黄河故道地区受害较重。是新红星等元帅系苹果的重要病害,造成苹果早期落叶,引起树势衰弱,果品产量和质量降低,贮藏期还容易感染其他病菌,造成腐烂。

黄瓜白粉病俗称“白毛病”,以叶片受害最重,其次是叶柄和茎,一般不危害果实。发生严重时,霉斑甚至可以覆盖全叶,严重影响光合作用,使正常新陈代谢受到干扰,造成早衰,产量受到损失。

尽管目前啶菌噁唑和啶氧菌酯与其他杀菌剂均无交互抗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使用量的不断增大,病原菌对其产生抗性是一种必然。申请人经检索,目前还没有啶菌噁唑和啶氧菌酯混配防治蔬菜灰霉病、叶霉病、白粉病和苹果斑点落叶病的文献报道,进一步地通过试验发现,将作用机理不同的啶菌噁唑和啶氧菌酯复配,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能显著提高对蔬菜灰霉病、叶霉病、白粉病和苹果斑点落叶病的防治效果、减少用药量,降低防治成本,对作物安全性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分合理,增效作用显著,杀菌效果好,用药成本低,对作物安全的农用杀菌组合物。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含啶菌噁唑和啶氧菌酯的杀菌组合物制剂剂型。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组合物在防治蔬菜灰霉病、叶霉病、白粉病和苹果斑点落叶病上的应用。

为了克服现有单一制剂的缺陷,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解决的:

A)第一活性成分啶菌噁唑;

B)第二活性成分啶氧菌酯。

第一活性成分与第二活性成分的重量比为1:40~40:1,优选为1:20~20:1。

第一活性成分与第二活性成分的含量之和为所述组合物总重量的1%~60%。

本发明一种含有啶菌噁唑与啶氧菌酯的杀菌组合物按照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方法可以配制的制剂剂型是悬浮剂、水分散粒剂、可湿性粉剂、可分散油悬浮剂、水乳剂、乳油、微乳剂。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上格之路生物科学有限公司,未经陕西上格之路生物科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2397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