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甘蔗浸种剂在审
申请号: | 201510224002.3 | 申请日: | 2015-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861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9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枫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晓枫 |
主分类号: | A01N59/00 | 分类号: | A01N59/00;A01P3/00;A01P7/04;A01C1/00;C05G3/02;A01N43/12;A01N37/34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龚燮英 |
地址: | 545000 广西壮族自***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甘蔗 浸种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甘蔗浸种剂。
背景技术
甘蔗,别名甜棒儿、薯蔗、干蔗、接肠草、糖蔗、黄皮果蔗、黄皮米蔗等。甘蔗是禾本科甘蔗属植物,原产于热带、亚热带地区。甘蔗是一种高光效植物,光饱和点高,二氧化碳补偿点低,光呼吸率低,光合强度大,因此甘蔗生物产量高,收益大。在我国种植的甘蔗有春植蔗、夏植蔗、秋植蔗、冬植蔗及宿植蔗,还有糖蔗和专供鲜食的果蔗。
甘蔗是我国最重要的糖料作物,其产糖量占全国总产糖量的90%以上,在农业经济收入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和作用。甘蔗作为用蔗茎腋芽进行无性繁殖的作物,甘蔗种苗是传播甘蔗病虫害的主要途径。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甘蔗病害有120种以上,甘蔗害虫1000多种,其中许多重要的病虫害都是通过种苗传播的,如真菌病害中的凤梨病、黑穗病等、细菌病害中的宿根矮化病、白条病等、以及几乎所有病毒病和多种蔗螟、甘蔗粉介壳虫等都是通过种苗传播的。尤其近年来,引种频繁、蔗区间相互调种,这对加快甘蔗品种改良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但引种、调种、繁种、用种工作中,由于对种传甘蔗病虫害未引起足够重视,种苗带病虫问题十分突出,使得一些危险性病虫随种苗在蔗区间相互传播蔓延,危害日趋严重,给甘蔗安全生产带来了严重隐患。防止种传病虫害,最经济有效的措施就是采用化学药剂对蔗种进行浸种消毒处理。因此,研制复合高效广谱杀虫灭菌浸种消毒剂是科学防控危险性病虫害随种苗传播蔓延,增强减灾防灾能力,确保甘蔗种苗质量和甘蔗生产安全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甘蔗浸种剂。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甘蔗浸种剂,由以下重量百分比原料制成:2%‐4%氯化钙、3%‐5%双氧水、5%‐15%磷酸二铵、10%‐20%硫酸钾、1%‐3%赤霉素、1%‐3%百菌清、50%‐75%沼液。
优选地,一种甘蔗浸种剂,由以下重量百分比原料制成:3%氯化钙、4%双氧水、7%磷酸二铵、18%硫酸钾、2%赤霉素、2%百菌清、64%沼液。
优选地,一种甘蔗浸种剂,由以下重量百分比原料制成:4%氯化钙、4%双氧水、8%磷酸二铵、13%硫酸钾、3%赤霉素、3%百菌清、65%沼液。
所述沼液为正常产气5‐6个月的沼液。
制备时,将各组分原料混合拌匀,用烘干机烘干,然后送入粉碎机中粉碎,包装即得产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中含有多种活性、抗性和营养性物质,对甘蔗种茎进行浸种后,不仅起到杀菌消毒、补施苗肥和提高抗病能力的作用,还可以提高甘蔗出苗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实施例1
一种甘蔗浸种剂,由以下重量百分比原料制成:2%氯化钙、3%双氧水、5%磷酸二铵、10%硫酸钾、3%赤霉素、3%百菌清、74%沼液。
所述沼液为正常产气5‐6个月的沼液。
实施例2
一种甘蔗浸种剂,由以下重量百分比原料制成:3%氯化钙、4%双氧水、10%磷酸二铵、15%硫酸钾、2%赤霉素、2%百菌清、64%沼液。
所述沼液为正常产气5‐6个月的沼液。
实施例3
一种甘蔗浸种剂,由以下重量百分比原料制成:4%氯化钙、5%双氧水、15%磷酸二铵、20%硫酸钾、1%赤霉素、1%百菌清、54%沼液。
所述沼液为正常产气5‐6个月的沼液。
应理解,该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晓枫,未经李晓枫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2400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