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信息处理的方法、设备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25051.9 | 申请日: | 2015-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5022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发明(设计)人: | 吴召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嘀嘀无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 | 分类号: | G06F3/01 |
代理公司: | 北京友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3 | 代理人: | 尚志峰;汪海屏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信息处理 方法 设备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设备及系统,属于通信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接收服务端发送的订单信息,并向用户提示接收的订单信息;获取用户的脑电波,并根据获取的脑电波确定脑电波频率;判断所述脑电波频率是否超过预设频率;若所述脑电波频率超过预设频率,则向所述服务端反馈与所述订单信息对应的抢单信息。本发明通过用户的脑电波频率来确定是否向服务端反馈与订单信息对应的抢单信息,用户对提示的订单信息感兴趣时,只需集中注意力,此时脑电波频率会超过预设频率,从而向所述服务端反馈与所述订单信息对应的抢单信息,提高了安全性和易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背景技术
譬如打车软件等移动应用软件已经广为人知,用户可以在出行中便捷地通过用户设备(UE)发布需求,并与服务端用户直接沟通,大大提高了服务效率。
就当下司机使用的打车软件来说,司机利用移动设备查看乘客发送的订单,并对其进行选择,即接单操作,进而完成乘车服务。其中,现有打车软件的接单方式多为司机点击用户设备,实现订单的接收。在此过程中,由于司机的手臂可能脱离方向盘,极有可能带来安全隐患。而使用声控接单的方式因其周边环境嘈杂,不易传输准确订单信息,大多数情况下不被采用。
因而,提高该类应用软件的易用性,降低司机行车中的安全隐患至关重要。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发明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依据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服务端发送的订单信息,并向用户提示接收的订单信息;
获取用户的脑电波,并根据获取的脑电波确定脑电波频率;
判断所述脑电波频率是否超过预设频率;
若所述脑电波频率超过预设频率,则向所述服务端反馈与所述订单信息对应的抢单信息。
可选地,所述获取用户的脑电波频率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所述用户的视线是否属于预设方向,若是,则执行所述获取用户的脑电波频率的步骤。
可选地,所述判断所述用户的视线是否属于预设方向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所述用户的视线进行检测。
可选地,所述向用户提示接收的订单信息,进一步包括:
通过语音播报的方式向用户提示接收的订单信息。
依据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
订单提示单元,用于接收服务端发送的订单信息,并向用户提示接收的订单信息;
强度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用户的脑电波,并根据获取的脑电波确定脑电波频率;
信息反馈单元,用于判断所述脑电波频率是否超过预设频率,在所述脑电波频率超过预设频率时,向所述服务端反馈与所述订单信息对应的抢单信息。
可选地,所述设备还包括:
视线检测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用户的视线是否属于预设方向,若是,则调用所述强度获取单元。
可选地,所述视线检测单元,还用于对所述用户的视线进行检测。
可选地,所述订单提示单元,进一步用于通过语音播报的方式向用户提示接收的订单信息。
依据本发明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所述的信息处理的设备及脑电波接收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嘀嘀无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嘀嘀无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2505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