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蔬菜和水果中克菌丹残留量的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25316.5 | 申请日: | 2015-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079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李瑞娟;于建垒;宋国春;刘同金;李如美;赵亚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30/88 | 分类号: | G01N30/88;G01N30/06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李桂存 |
地址: | 2501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蔬菜 水果 中克菌丹 残留 检测 方法 | ||
1.一种蔬菜和水果中克菌丹残留量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提取:
称取蔬菜和水果样品于三角瓶中,加入pH值2.6-4.8的乙酸-乙酸钠缓冲液混匀,加入丙酮均质提取两次,抽滤,合并滤液,减压浓缩,得浓缩液;
(2)净化
浓缩液转入含有10%氯化钠溶液的分液漏斗中,加入石油醚萃取两次,过无水硫酸钠收集上层有机相,浓缩,过固相萃取小柱净化,收集洗脱液,减压浓缩,用含0.1%甲酸或乙酸的丙酮定容;
(3)测定和结果计算
将标准工作液采用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进行检测,计算克菌丹的残留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蔬菜和水果样品采用以下方法制备获得:蔬菜类样品切成1-2cm的段,水果类样品切成1-2cm的碎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称取10g蔬菜和水果样品需加入8mL的乙酸-乙酸钠缓冲液,首先加入60-100mL的丙酮均质3min,第二次均质时丙酮的加入量为首次的1/2,再次均质3min。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浓缩液和氯化钠溶液的体积比为3: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浓缩液和一次萃取的石油醚的体积比为3:5,同二次萃取的石油醚的体积比为1: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固相萃取小柱为弗罗里硅土小柱,其规格为1000mg/6mL,预先用5mL正己烷预淋活化小柱,然后将浓缩液转移柱中,用10mL乙酸乙酯/正己烷洗脱。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乙酸乙酯同正己烷的体积比为1:4。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为Agilent 7890A- Agilent,USA,色谱柱为DB-1701 毛细管色谱柱,柱长30 m,内径0.32 mm,膜厚0.25 μm。
9.根据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相色谱分析条件为:进样口温度200℃;载气:高纯氮气,柱流量为1.5 mL/min;不分流模式进样,进样量:1 μL;升温程序:初温60 ℃,以每分钟25℃的速度升至170℃,然后以每分钟4℃的速度升至190℃,再以每分钟10℃的速度升至230℃,再以每分钟2℃的速度升至240℃保持20 min,检测器温度为280℃,尾吹气流量为30 mL/min;所述电子捕获检测器的分析条件为:检测器温度为280℃,尾吹气流量为30 mL/min。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进样口使用超高惰性的衬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未经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2531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