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性秸秆的桑树有机肥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225558.4 | 申请日: | 2015-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871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1 |
发明(设计)人: | 杨世安;孙坚政;张大来;韦世宏;赵为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肥西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方琦 |
地址: | 2312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性 秸秆 桑树 有机肥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肥料的工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改性秸秆的桑树有机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对于秸秆的处理:化学处理的一般方法是采用酸、碱、氨及氧等试剂,通过发生化学反应来破坏秆中三素的交联结构,降低消化难度,从而提升发酵效率。酸化处理是一个水解程,可分为浓酸处理和烯酸处理两类,但由于浓酸具有强腐蚀性,考虑到污染问题,处理后必须进行回收,因此烯酸处理更为常用;碱化处理常用的试NaOH、Ca(OH)2、NaHCO3等,其作用就是破坏木质素的醚键,将半纤维素与木质素之间的酯键皂化,从削弱内部氢键作用,使原料水解膨胀,降低聚合度和结晶度,并伴随着部分碳水化合的溶解,采用NaOH溶液实行浸泡处理,能够引发秸中木质素形态结构的显著变化,木质素的网状结构遭到破坏使纤维素得以释放,这是导致稻厌氧发酵产气提高的根本内在因素。氨化处理采用的氨类试剂为碱性,亦可起到碱化用,但一般氨溶于水后与秸秆中的有机物发生氨解反应,形成铵盐,能为微生物生长供必须的氮源。此外,氨化处理还可中和秸秆中的有机酸,使微生物的活性增强。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富含木质素秸秆的利用率,通过微波的辐射作用及加入氨类碱液进行氨化作用,一方面提高秸秆表面的粗糙程度,扩大其与菌剂、化学元素、基质及其他成分的接触面积,另一方面提高其亲水性,改善秸秆表面对于水的极性,提高秸秆表面粘滞性,用做肥料后可提高土壤的胶质性能,调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提高土壤有机质等多项好处。
一种改性秸秆的桑树有机肥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农作物秸秆60~80、氯化铵6~10、蓖麻饼粉35~50、石灰石粉4~7、高炉煤渣10~14、硫酸钾8~10、钙镁磷肥12~16、碳酸氢铵14~20、EM菌剂3~4、添加剂3~5和适量的水;
添加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十二烷基硫酸钠1~2、麦饭石粉6~8、醋酸乙烯7~10、乙醇6~9、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2~3和适量的水30;制备方法是:于反应釜中将乙醇与水混合稀释,然后加入醋酸乙烯及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150~200r/min搅拌5~10min,最后依次加入十二烷基硫酸钠和麦饭石粉,在250~400r/min的转速下搅拌复配0.5~1h后形成均匀的乳剂即得。
一种改性秸秆的桑树有机肥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将农作物秸秆统一用破碎机先粉碎成长宽3~4cm的片段,加入2~3倍其重量份的水,然后加入氯化铵,搅拌溶解后,于32~36℃环境条件下浸泡氨化处理14~16天,然后过滤去除多余水分得残渣;
(2)将(1)所述残渣放入微波处理机中,调整微波功率230~250w,微波辐射作用6~10min,完成后备用;
(3)将(2)所述处理过后的秸秆渣与蓖麻饼粉、石灰石粉及高炉煤渣混合,喷洒10倍稀释的EM菌剂,然后调整含水量60%,混匀后堆积发酵5~8天;
(4)将(3)所述发酵料进行二次粉碎,先加入添加剂,然后加入硫酸钾、钙镁磷肥、碳酸氢铵及其它剩余成分,混匀后控制含水量20%,造粒即可。
通过正交试验证明:选用尿素、碳酸氢铵、氯化铵等溶于水后产生铵根离子的碱性溶液,浓度为5%左右(占秸秆干物质质量),于30~35℃温度条件下浸泡事先粉碎的秸秆15~20天,然后滤干水分,放入微波处理器中,调整功率200~250w作用5~10min,完成后的秸秆通过原力学显微镜下的照片显示:
如图1a)、1b)分别为处理前后秸秆表面形态图;
照片可以看出:未经处理的秸秆表面平滑,纤维排列紧有序,结构坚硬;经过处理后,秸秆表面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变得较为粗糙,形许多凹凸不平的沟槽,出现大量断裂分层现象。
如图1c)、1d)分别为处理前后秸秆截面形态图;
从小麦秸秆的横切面图来看,由于裁的剪切力作用,未处理秸秆的表皮组织受到挤压向内压缩致使秸秆变形;氨化处理后小麦秸秆的薄壁细胞蓬松,维管束发生变形,秸秆形态恢复,对氨化作用机理进行分析表明,经过处理过后,麦秸秆中木质素与纤维素、半纤维素间的酯键被打断,镶嵌结构被破坏,使得维素从包裹结构中被释放出来,加速了秸秆水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肥西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未经肥西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2555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