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减震折叠自行车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25854.4 | 申请日: | 2015-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8719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5 |
发明(设计)人: | 杨寿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寿勇 |
主分类号: | B62K15/00 | 分类号: | B62K15/00 |
代理公司: | 昆明今威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3115 | 代理人: | 赛晓刚 |
地址: | 666400 云南省思茅市普洱市***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减震 折叠 自行车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全减震折叠自行车,包括前车架、后车架、减震架、折叠器、转向杆、减震前叉、手把杆和减震器,所述前车与后车架分别通过折叠器连接固定,前车架通过套管套接于减震前叉上,减震前叉与接有手把杆的转向杆连接,减震架上端通过减震器与后车架的立梁连接,减震架下端通过转轴和转轴套管与后车架的立梁下端连接,通过锁紧和松开各个折叠部位的锁紧螺帽对车架进行折叠,在与后车架连接部的滑动杆套管上增设有滑动杆套管缓冲弹簧进一步提高减震器减震能力,同时,减震架下部通过转轴与立梁上的转轴套接,实现高效减震;本发明设计合理,构造简单,减震效果好,稳定性高,方更折叠收理、携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一种全减震折叠自行车,尤其涉及一种带有全减震折叠功能的自行车车架。属自行车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自行车的车架一般包括用于安装前叉的前叉套筒,用于安装鞍座的鞍座套管,用于安装转轴的转轴套管,前叉套筒和鞍座套管之间通过上梁连接,转轴套管和前叉套筒之间通过斜梁连接,而鞍座套管与转轴套管之间通过立梁连接,另外还设用于安装后轮的后轴叉架,后轴叉架一端用于安装后轴,另一端与转轴套管固定连接,现有的折叠自行车是上梁分为两段,中间通过折叠器连接。
但现有技术中由于后轴叉架与转轴套管固定连接,避震自行车的结构、形状一直采用传统方式,存在结构复杂,车身重,结构不牢固,使得自行车架整体上无法形变和吸收行驶过程中的颠簸,减震效果不理想容易变形,影响安全行驶以及舒适度,且车身体积大不方更收理携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旨在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减震效果好、骑行安全舒适、方更折叠收理携带的全减震折叠自行车。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全减震折叠自行车车架包括前车架、后车架、减震架、转向杆、减震前叉、折叠器、手把杆和减震器,所述前车架(1)和后车架(3)通过折叠器(2)把对应的上梁(11)、下梁(12)进行连接固定,实现连接固定与折叠功能,减震架(4)通过减震器(2)、转轴(44)与立梁(30)上下部实现减震架(4)有弹性的的连接,从而实现全减震折叠自行车弹性三角车架。
所述全减震折叠自行车;所述折叠器(2)由折叠器连接锁紧螺帽(21)、车架锥型接头螺丝帽(22)、车架V口接头螺帽(23)、车架连接接头(24)、第一车架连接滑动板(25)、连接板(26)、车架连接滑板防脱圈(27)、第二车架连接滑动板(28)组装而成,其中,连接板(26)一端通过铆钉接有第一车架连接滑动板(25),另一端通过铆钉与车架连接接头(24)上的第二车架连接滑动板(28)连接,车架连接接头(24)通过第二车架连接滑动板(28)以连接板(26)为转动轴和第一车架连接滑动板(25)可横向对折,车架锥型接头螺丝帽(22)与车架V口接头螺帽(23)以对应的接口穿过车架连接滑动板(25)后,分别连接车架连接接头(24)、车架连接滑板防脱圈(27),车架折叠器连接锁紧螺帽(21)穿过车架V口接头螺帽(23)后与车架锥型接头螺丝帽(22)锁紧连接;使用时拉伸折叠器同时把折叠器连接锁紧螺帽(21)推至折叠部位与车架锥型接头螺丝帽(22)锁紧固定,收理携带时放松退出折叠器连接锁紧螺帽(21)进行折叠收理携带,本折叠器(2)还可以在任何一种带有车架V口接头螺帽(23)、车架锥型接头螺丝帽(22)接口的自行车上使用。
所述减震器(4)的减震器滑动杆(80)与后车架(3)的立梁(30)连接一端设有螺丝牙接头(84),螺丝牙接头(84)与减震弹簧(81)之间安有滑动杆套管(82),滑动杆套管(82)上安有缓冲弹簧(83),滑动杆套管(82)和螺丝牙接头(84)穿过立梁(30)上的滑动安装孔(31)后用圆型防脱螺帽(32)固定螺丝牙接头(84),另一端与减震架(4)固定连接,减震架(4)上的转轴套管(41)穿入减震架(4)设有的减震架连接孔(42)后,再穿入后车架(3)的立梁(30)下部设有的转轴套管安装孔(33),并将转轴(44)穿进转轴套管(43)与后车架(3)连接为一个整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寿勇,未经杨寿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2585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行车
- 下一篇:一种双轮电动车自动防淋遮阳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