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内燃机机体疲劳模拟加载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26101.5 | 申请日: | 2015-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0452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9 |
发明(设计)人: | 刘海军;魏涛;李云强;侯岳;王洋;杨立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5/04 | 分类号: | G01M1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7 | 代理人: | 罗满,李带娣 |
地址: | 261061 山东省潍坊***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燃机 机体 疲劳 模拟 加载 装置 | ||
1.一种内燃机机体疲劳模拟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部件:
动力施加部件,用于模拟发动机的爆发力并将该爆发力施加于被测机体(2)的主轴承壁(21);
虚拟曲轴(4),设于被测机体(2)的一个主轴承壁(21)的曲轴内孔中;
连接部件(3),连接部件(3)的两端部分别连接所述动力施加部件的动力输出端和所述虚拟曲轴(4)露置于所述曲轴内孔外部的两端部,所述爆发力通过所述连接部件(3)和所述虚拟曲轴(4)施加于所述主轴承壁(21);
基座,用于固定所述动力施加部件以及所述被测机体(2);
所述连接部件(3)包括分体式上连接体(31)和下连接体(32),所述上连接体(31)的上端部直接连接所述动力施加部件的动力输出轴,下端部设有左右两连接臂,所述下连接体(32)的数量为两个,两所述下连接体(32)分别可拆卸连接两所述连接臂,当进行试验时,所述虚拟曲轴(4)被置于所述连接臂和相应所述下连接体(32)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机体疲劳模拟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被测机体(2)安装气缸盖的端面(2b)朝下且被固定于所述基座上,所述动力施加部件施加于被测机体(2)的主轴承壁(21)的爆发力方向向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燃机机体疲劳模拟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施加部件为作动器,所述基座为所述作动器的底座(1),所述被测机体(2)通过螺栓固定于所述底座(1)上平面。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燃机机体疲劳模拟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底座(7),所述连接底座(7)上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被测机体(2)安装气缸盖的端面(2b)、所述基座上平面分别设置有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还包括第一螺栓(7a)和第二螺栓(8a),所述第一螺栓(7a)的螺纹部穿过所述第一通孔连接固定于所述第一螺纹孔内,所述第二螺栓(8a)的螺纹部穿过所述第二通孔连接固定于所述第二螺纹孔内。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燃机机体疲劳模拟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纹孔为所述被测机体(2)上预开设的用于连接气缸盖的螺栓孔。
6.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内燃机机体疲劳模拟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两所述连接臂的下表面开设有与所述虚拟曲轴(4)外表面相配合的同轴凹槽,两所述下连接体(32)的上表面也开设有与所述虚拟曲轴(4)外表面相配合的凹槽,当进行模拟试验时,所述虚拟曲轴(4)置于所述连接臂的凹槽与相应所述下连接体(32)的凹槽内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内燃机机体疲劳模拟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体(31)和所述下连接体(32)组装后,所述上连接体(31)的凹槽和所述下连接体(32)的凹槽围成的横截面为圆形。
8.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内燃机机体疲劳模拟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体(31)和所述下连接体(32)通过螺栓连接,所述下连接体(32)上设置有竖直的通孔,所述连接臂的下端部设置有螺纹孔,所述螺栓的螺纹连接部穿过所述通孔连接所述螺纹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2610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升窗导轨测试机
- 下一篇:泥石流沿程演化参数测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