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切叶丝含水率的烘丝机筒壁温度预测模型无效
申请号: | 201510226105.3 | 申请日: | 2015-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867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9 |
发明(设计)人: | 刘继辉;方志坤;马晓龙;韩文杰;华一崑;杨津晶;王慧;许维学;王玉真 | 申请(专利权)人: | 红云红河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24B3/10 | 分类号: | A24B3/10;A24B3/04 |
代理公司: | 昆明协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3108 | 代理人: | 陈伟 |
地址: | 650231 云南省昆明***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切叶丝 含水率 机筒 温度 预测 模型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烟丝生产过程中的含水率预测模型,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切叶丝含水率的烘丝机筒壁温度预测模型。
背景技术
薄板烘丝机的工作状态包括预热、启动、生产和倒料。在启动状态时,由于烟丝尚未到达滚筒出口处,烘丝机无法实现水分的反馈控制,筒壁温度主要由前馈控制来决定,计算公式为:Tpv=Tsp+(△FW-NOP△FW)×dc×ck,其中,Tpv为前馈控制计算得到的筒壁温度值;Tsp为配方参数中筒壁温度的设定值;△FW为实际脱水量;NOP△FW为配方参数中脱水量设定值;dc为配方参数中设定的薄板干燥能力;ck为薄板的干燥因子。
通常,NOP△FW、dc和ck作为配方的固定参数不予调整。因此,TSP和△FW计算的准确性将直接影响烘丝机启动阶段前馈控制的精度,决定了启动阶段筒壁温度非稳态时间的长短和干头、湿头物料数量的多少。生产过程中,操作人员依靠经验设定TSP,由于切叶丝含水率检测数据滞后且人为因素影响较大,造成筒壁温度修正频繁、料头非稳态时间较长。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110415916.X(公开号CN102511912A)提供了一种烘丝机筒壁温度的多项式拟合方法,提高饱和水蒸气压力和温度间的换算精度;较好的保护了数据的变化对执行机构造成的冲击。中国专利申请号201110318598.5(公开号CN102507031A)将多个热电偶安装在滚筒加热薄板表面不同位置,通过温度记录器中的遥测套件将采集的温度数据由温度分析软件进行温度采集、分析,对滚筒烘丝机、滚筒加料机、滚筒润叶机等加热型滚筒式设备筒壁温度在线实时监测。中国专利申请号201320362266.1(公开号CN203337288U)公开了一种薄板式烘丝机温度检测装置,包括安装于烘丝机滚筒筒壁内的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连接温度信号传输模块的输入端,信息传输模块的输出端连接中央处理单元的输入端,实现准确、稳定、快速地检测烘丝机滚筒温度。上述几例均侧重于筒壁温度的实时检测,无法实现烘丝机启动阶段筒壁温度的精准预测。
综上所述,需要发明一种新的薄板烘丝机控制方法,将切后叶丝的含水率差异这一变量纳入烘丝机筒壁温度预测模型,从而提升烘丝机启动阶段前馈控制的准确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通过减小启动阶段筒壁温度设定值与生产稳态下筒壁温度实际值的差值,缩短启动阶段的非稳态时间,实现薄板干燥工序干头物料数量的减少和出料含水率过程能力指数的提升的基于切叶丝含水率的烘丝机筒壁温度预测模型。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切叶丝含水率的烘丝机筒壁温度预测模型,将切叶丝含水率的实测数据代入脱水量-筒壁温度逐步回归方程,即可得到启动阶段筒壁温度设定值,由叶丝干燥工序操作人员录入配方参数,提高薄板烘丝机前馈控制的准确性,包括以下步骤:
1)通过烟丝暂存柜入口皮带处的水分仪采集切后叶丝含水率(W1);
2)根据叶丝干燥出口含水率设定值(SPW4)计算实际脱水量△FW;公式如下:△FW=F1×(100-W1)/(100-W2)-F1×(100-W1)/(100-SPW4);
3)根据脱水量-筒壁温度逐步回归方程,计算筒壁温度的设定值TSP;公式如下:TSP=54.949+0.099×△FW-0.238×P;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红云红河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红云红河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2610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造纸法再造烟叶的烟梗改性处理方法
- 下一篇:锤击式银杏去皮机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