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飞机电池排放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510226608.0 | 申请日: | 2015-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981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25 |
发明(设计)人: | 贾恩·迪特马尔;杰斯·扎赫诺;约翰尼斯·耶斯凯;尤拉伊·扎梅奇尼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空中客车作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2 | 分类号: | H01M2/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18 | 代理人: | 张红霞;王诚华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飞机 电池 排放 系统 | ||
1.一种飞机电池排放系统(10),包括:
形成在飞机外蒙皮(14)中的流体排出口(12),
流体排出线(16),具有连接到所述流体排出口(12)的第一端以及第二端,
第一流体排出支线(18),具有连接到所述流体排出线(16)的所述第二端的第一端以及以下述方式连接到第一电池(20)的第二端,即,从所述第一电池(20)泄漏的流体被引导到所述第一流体排出支线(18)中,和
第二流体排出支线(22),具有连接到所述流体排出线(16)的所述第二端的第一端以及以下述方式连接到第二电池(24)的第二端,即,从所述第二电池(24)泄漏的流体被引导到所述第二流体排出支线(22)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机电池排放系统,其中所述第一流体排出支线(18)的所述第二端被连接到容纳所述第一电池(20)的第一电池外壳(2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机电池排放系统,其中所述第二流体排出支线(22)的所述第二端被连接到容纳所述第二电池(24)的第二电池外壳(2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机电池排放系统,进一步包括分隔装置(30),该分隔装置(30)适于在所述第一流体排出支线(18)和所述第二流体排出支线(22)之间建立流体密封的分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飞机电池排放系统,其中所述分隔装置(30)包括至少一个止回阀(33;34a,34b)。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飞机电池排放系统,其中所述分隔装置(30)包括设置在所述流体排出线(16)、所述第一流体排出支线(18)和所述第二流体排出支线(22)的交叉点处的多止回阀(33)。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飞机电池排放系统,其中所述分隔装置(30)包括多个止回阀(34a,34b),其中在所述第一流体排出支线和所述第二流体排出支线(22)中的每个中设置一个止回阀(34a,34b)。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机电池排放系统,其中所述流体排出口(12)通过安全膈膜(32)密封。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机电池排放系统,其中所述第一电池(20)和所述第二电池(24)中的至少一个是锂离子电池。
10.一种操作飞机电池排放系统(10)的方法,所述飞机电池排放系统(10)包括形成在飞机外蒙皮(14)中的流体排出口(12)以及流体排出线(16),该流体排出线(16)具有连接到所述流体排出口(12)的第一端以及第二端,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如果第一电池(20)发生故障,将从所述第一电池(20)泄漏的流体引导到第一流体排出支线(18)中,所述第一流体排出支线(18)具有连接到所述流体排出线(16)的所述第二端的第一端和连接到所述第一电池(20)的第二端,以及
如果第二电池(24)发生故障,将从所述第二电池(24)泄漏的流体引导到第二流体排出支线(22)中,所述第二流体排出支线(22)具有连接到所述流体排出线(16)的所述第二端的第一端和连接到所述第二电池(24)的第二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从第一电池(20)泄漏的流体从容纳所述第一电池(20)的第一电池外壳(26)被引导到所述第一流体排出支线(18)中。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从第二电池(24)泄漏的流体从容纳所述第二电池(24)的第二电池外壳(28)被引导到所述第二流体排出支线(22)中。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流体排出支线(18)和所述第二流体排出支线(22)通过分隔装置(30)以流体密封的方式彼此分隔开。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流体排出支线(18)和所述第二流体排出支线(22)通过包括至少一个止回阀(33;34a,34b)的分隔装置(30)以流体密封的方式彼此分隔开。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流体排出支线(18)和所述第二流体排出支线(22)通过包括设置在所述流体排出线(16)、所述第一流体排出支线(18)和所述第二流体排出支线(22)的交叉点处的多止回阀(33)的分隔装置(30)以流体密封的方式彼此分隔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空中客车作业有限公司,未经空中客车作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2660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