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平井连续油管输送动态测井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226927.1 | 申请日: | 2015-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896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25 |
发明(设计)人: | 王凤清;张宝辉;杨永祥;章沙莉;李向齐;胡书宝;王一鸣;郭吉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7/00 | 分类号: | E21B47/00;E21B19/24;E21B2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赵囡囡;吴贵明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平 连续 油管 输送 动态 测井 方法 | ||
1.一种水平井连续油管输送动态测井的测井工艺杆管柱,其特征在于:
该测井工艺杆管柱由水平井连续油管输送动态测井工艺管柱、水平井连续油管输送动态测井工艺杆柱、水平井测试动态举升装置组成,
水平井连续油管输送动态测井工艺管柱,主要由油管、脱节器、防顶器、封隔器、水平井测试空心泵、喇叭口组成,自下而上连接结构为:喇叭口、油管、水平井测试空心泵、封隔器、防顶器、脱节器和油管依次连接,油管一直接到井口;
水平井连续油管输送动态测井工艺杆柱,主要由连续油管、电缆头、柔性短节、井下仪器扶正器等组成,井下仪器上部接柔性短节、电缆头、连续油管,井下仪器两端接有井下仪器扶正器;
水平井测试动态举升装置,由修井作业机、自封封井器、油管、脱接器、连接杆、防顶器、封隔器、水平井测试空心泵、喇叭口组成,油管穿过自封封井器,与脱接器通过27/8加厚油管螺纹连接;脱接器通过27/8加厚油管螺纹与防顶器连接;防顶器通过27/8加厚油管螺纹与封隔器连接;封隔器通过27/8加厚油管螺纹与水平井测试空心泵连接;水平井测试空心泵通过27/8加厚油管螺纹与油管喇叭口连接;连接杆的长度为9.5m,外径48.3mm,内径40mm,其两端分别带有M48×2.5的公扣,分别与脱接器的公头及水平井测试空心泵的空心柱塞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井工艺杆管柱,其特征在于,连续油管井口导向装置,主要由套管接箍、居中定滑轮支撑板、居中定滑轮、居中定滑轮轴、连接板、导向滑轮、导向滑轮轴、轴销、导向滑轮支撑板、螺母、丝杆和销轴组成;套管接箍为圆筒形,在套管接箍的外壁上焊接有两个平行的长方形的居中定滑轮支撑板,居中定滑轮支撑板与套管接箍的中心线平行;在两个居中定滑轮支撑板的上端通过居中定滑轮轴连接有一个居中定滑轮,居中定滑轮在两个居中定滑轮支撑板的中间;在两个居中定滑轮支撑板的下部通过销轴连接有一个丝杆接头,丝杆接头横截面为圆形或正方形,在丝杆接头的一端有销轴孔,在两个居中定滑轮支撑板的下部有轴销孔,销轴穿过丝杆接头的销轴孔和两个居中定滑轮支撑板轴销孔;在丝杆接头的另一端有中心螺孔,丝杆接头另一端中心螺孔内固定有丝杆,丝杆接头的中心线与丝杆的中心线在同一条直线上;丝杆上有螺母;在螺母的下部并在丝杆上套有一个滑套,滑套外壁上对称焊接有两个转销,两个导向滑轮支撑板的下端部有转销孔,两个转销分别插入两个导向滑轮支撑板下端部的转销孔内;
两个导向滑轮支撑板为长方形的平板;两个导向滑轮支撑板的上端部分别有轴销孔,在两个导向滑轮支撑板上端部的轴销孔内有一个导向滑轮轴,导向滑轮轴上连接有导向滑轮,导向滑轮在两个导向滑轮支撑板中间;
在两个导向滑轮支撑板的中部有轴销孔,在两个导向滑轮支撑板中部的轴销孔内有轴销,轴销穿过两个导向滑轮支撑板中部的轴销孔和连接板一端的轴销孔,轴销将连接板连接在两个导向滑轮支撑板的中部;居中定滑轮支撑板中部有销轴孔,居中定滑轮支撑板的销轴孔内穿有销轴,连接板的另一端连接在销轴的两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测井工艺杆管柱进行水平井连续油管输送动态测井方法,其特征在于含有以下步骤;
首先,起出原井管柱,通井、洗井;
其次,将水平井连续油管输送动态测井工艺管柱下入套管内:自下而上为:喇叭口、油管、水平井测试空心泵、封隔器、防顶器、脱节器、油管,油管一直接到井口,座封封隔器,锚定防顶器,管柱从脱接器处脱开;
第三,安装井口导向装置;
第四,下入水平井连续油管输送动态测井工艺杆柱:井下仪器上部接柔性短节、电缆头、连续油管,井下仪器两端接有井下仪器扶正器;
第五,排液;
第六,采用连续油管起下进行测试;
最后,起出连续油管、测井仪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2692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