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烙馍用鳌子腿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27271.5 | 申请日: | 2015-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1467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5 |
发明(设计)人: | 冯世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冯世英 |
主分类号: | A47J37/06 | 分类号: | A47J3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5000 安徽省淮北***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烙馍用鳌子腿 | ||
技术领域
一种烙馍用鳌子腿,属于生活用品领域。
背景技术
烙馍是徐州及中原地区的一种传统面食。在农村几乎家家都会制作食用;但烙馍制作时离不了专用工具—鳌子,而目前使用的鳌子,其小腿都非常短(通常都在三公分以内,在鳌子边缘的下方呈等边三角形分布),因此,需要在地上用砖撑起后才能烧火使用,很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烙馍用鳌子腿,用它撑起鳌子烙馍,以此摆脱用砖支撑鳌子的繁琐做法,非常方便实用。其结构由三根竖梁、三根平梁、若干根炉条和柴托相连组成。所述鳌子腿用金属材料做成,以此能够承受火焰的烧烤。竖梁为一段方管,竖梁的方管对角线能够放入鳌子所带的小腿;使鳌子的小腿插入到竖梁内。竖梁的高度在0.35—0.5米的范围以内,这样便于烧火和翻馍者操作。所述竖梁垂直矗立在鳌子小腿的正下方。在竖梁上端向下的25——30厘米处垂直焊接平梁,三根平梁的外端分别和三根竖梁的内侧拐角处垂直相连成一体,三根平梁的内端在鳌子的中心轴线处碰头相连成一体,焊接相连后的三根平梁呈放射状均匀分布在同一平面上。在三根平梁的两侧之间分别焊接若干根炉条,每根炉条为一段直的钢筋,每根炉条和两根平梁形成等腰三角形,相互平衡的炉条的间距在5—10毫米之间,这样便于通风还不会漏下柴草(指农作物的秸秆),有利于柴草的燃烧殆尽。在任意两个竖梁或炉条的外侧焊接一块柴托(托住柴草的托板,简称柴托,名称由托盘演变而来),用于托住等待燃烧的柴草,柴托为一块呈弧形的金属板体,柴托的直边一侧和竖梁或炉条相连成一体,焊接好的柴托上面和炉条的上面在同一平面上。
使用时,将上述的鳌子腿的下端放置在平地上,在鳌子腿的上端放置鳌子,使鳌子的小腿分别插入在竖梁的上端孔内,调整鳌子腿的方向,使柴托对着烧火人,在炉条上方放入柴草点火,就可以烙馍了。
本申请有益的技术效果是:非常方便实用,烙馍时再也不要搬砖支撑鳌子了;改变了人们上千年来用砖撑鳌子的落后做法,使人们的生活更加科学便捷,这就是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技术进步,也是生活中处处讲求科学的一个体现。
附图说明
在附图中:
图1为烙馍用鳌子腿主视图 (带鳌子);
图2为烙馍用鳌子腿俯视图(不带鳌子)。
附图标记说明:
图中,1、竖梁;2、平梁;3、炉条;4、柴托;5、小腿;6、鳌子。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一种烙馍用鳌子腿,用它撑起鳌子烙馍,其结构由三根竖梁1、三根平梁2、若干根炉条3和柴托4相连组成。所述鳌子腿用金属材料做成,以此能够承受火焰的烧烤。竖梁1为一段方管,竖梁1的方管对角线能够放入鳌子6所带的小腿5;使鳌子6的小腿5插入到竖梁1内。竖梁1的高度在0.35—0.5米的范围以内,这样便于烧火和翻馍者操作。所述竖梁1垂直矗立在鳌子6的小腿5的正下方。在竖梁1上端向下的25——30厘米处垂直焊接平梁2,三根平梁2的外端分别和三根竖梁1的内侧拐角处垂直相连成一体,三根平梁2的内端在鳌子6的中心轴线处碰头相连成一体,焊接相连后的三根平梁2呈放射状均匀分布在同一平面上。在三根平梁2的两侧之间分别焊接若干根炉条3,每根炉条3为一段直的钢筋,每根炉条3和两根平梁2形成等腰三角形,相互平衡的炉条3的间距在5—10毫米之间,这样便于通风还不会漏下柴草(指农作物的秸秆),有利于柴草的燃烧殆尽。在任意两个竖梁1或炉条3的外侧焊接一块柴托4,用于托住等待燃烧的柴草,柴托4为一块呈弧形的金属板体,柴托4的直边一侧和竖梁1或炉条3相连成一体,焊接好的柴托4上面和炉条3的上面在同一平面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冯世英,未经冯世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2727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加热烤蒸机
- 下一篇:用于自动回吸溢汤锅的控制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