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平井杆输送测井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28193.0 | 申请日: | 2015-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8962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4 |
发明(设计)人: | 章沙莉;张宝辉;杨永祥;王凤清;李向齐;胡书宝;王一鸣;郭吉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7/00 | 分类号: | E21B47/00;E21B19/24;E21B23/00;E21B17/02;H01R31/06;H01R13/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240 | 代理人: | 赵囡囡,吴贵明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平 输送 测井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平井杆输送测井方法,属于油田水平井测井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水平井测井一般采用油管(连续油管)输送、牵引器输送、水力输送等三种方式。现有的油管输送和水力输送,要泵送液体,液体进入地层,直接影响测试结果,牵引器输送和连续油管输送投入成本较高。迫切需要找到一种如同直井测井那样的测试工艺技术。
国内查到山东、吉林、黑龙江、四川、湖北等地关于水平井测试仪器输送方面的文献。其中,山东荣兴石油工程有限公司研制的水平井测井输送装置,主要由注水管、油管、套管、测井装置、水泵、筛管、出水管组成,油井内固定有套管,套管内放置油管,油管的顶端连接有筛管,测井装置与电缆线连接,放置于油管内;油管的地面段为密封,并设有注水管,注水管与水泵连接,套管靠近地面处设有出水管;筛管的顶端封闭,管上有若干筛孔。胜利石油管理局钻井工艺研究院发明的水平井测井仪器机械保护装置,能够用钻杆柱等刚性管柱将测井仪器送入井下,有效地实现水平井的测井。该装置由仪器保护套(包括两个短节和接箍)、引鞋、弹性锁定器及刚性扶正器等组成。其特点在于该装置可预先用钻杆柱下入井下到待测部位上部,而后允许测井仪器整体经过钻杆柱内部水眼进入该装置并锁定,通过钻杆的起下携带测井仪器前进或退出,以录取测井资料。吉林油田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孙爱军根据水平井井身结构和测井工艺的特点,采用连续油管传输工艺技术,将井下仪器送至测量井段,达到对水平井进行吸水剖面测试的目的。
国外查到美国、俄罗斯、加拿大等地关于水平井测试仪器输送方面的文献。其中,加拿大NUTH DAVID研制了一种使用连续抽油杆在井筒里输送仪器的设备和方法。俄罗斯O OO KUB研制了一种水平井测试仪器输送装置,包含嵌入了支架及助推器的圆柱体。美国SCHLUMBERGER TECHNOLOGY CORP开发的水平井井底工具的输送方法,包含一对关键的安装好的圆弧形曲面,通过偏移,圆弧的曲面都能够与井壁无缝连接,同时,工作的传动装置也能与圆弧面相连。俄罗斯G AKTSIONERNAJA N PROIZV开发的将地球物理测试仪器送至水平井段的方法。将地质探测设备放入井中,它机械地连接在第一根油管的顶端,末端接有一根电缆。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平井杆输送测井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平井杆输送测井方法,采用挺杆和油管仪器输送,电缆对接上提方式,完成水平井的测试。
提供一种水平井杆输送测井工艺杆管柱,保证水平井杆输送测井方法的实现。
本发明提供一种井口导向装置,用于水平井测试,确保电缆顺利通过井口,能够避开作业机游动滑车,减少电缆与作业机游动滑车的摩擦,保护电缆防止电缆的磨损。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水平井杆输送测井方法,
首先,起出原井管柱,洗井、通井;
其次,将水平井杆输送测井工艺管柱下入套管内:下入油管,油管下带油管喇叭口或筛管及油管导锥;由油管内下入挺杆,挺杆下带测井仪器,最上一根挺杆上接电缆头并与电缆相连;
然后,用电缆下放测试;
最后,起出电缆、挺杆、测井仪器;
水平井测井挺杆现场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进行测井作业时,水平井测井挺杆下连接体接测井仪器,上连接体接本装置,根据测井需要可组合多根,最上一根上连接体和电缆头相连,采用电缆起下进行测试。
在进行测井作业时,根据测井的需要可以采用多根水平井测井挺杆进行串联连接。即在最下端一根水平井测井挺杆的下连接体下端螺纹接测井仪器,电缆插座总成与测井仪器连接导通;在最下端水平井测井挺杆的上端连接另一根水平井测井挺杆,电缆插座总成与电缆插头总成连接导通;在最上一根水平井测井挺杆的上连接体上端螺纹连接电缆头,电缆头与最上一根水平井测井挺杆的电缆插头总成连接导通;电缆头上部连接电缆到井口。采用电缆起下进行测试。
井口导向装置使用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2819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