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姬松茸栽培技术在审
申请号: | 201510228834.2 | 申请日: | 2015-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824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2 |
发明(设计)人: | 苏凤池;陆一华;麦日桂;胡正钢 | 申请(专利权)人: | 钦州市凤源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04 | 分类号: | A01G1/04;C05G3/00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持衡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5107 | 代理人: | 汤凌志 |
地址: | 535000 广西壮族自治***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姬松茸 栽培技术 | ||
1.一种姬松茸的栽培技术,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栽培环境:选择通风换气良好、保湿、保温,不易受外界气候条件影响、无直射光的大棚;
栽培时间:月平均气温22-28℃月份;
2)原料准备:
培养基的配方:培养基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组成:玉米秆和/或玉米芯30-40份、狼尾草30-40份、甘蔗渣1-3份、牛粪10-20份、荔枝木屑10-13份、料水比1:1.2;
培养基的制备:培养基备料后,预湿堆放、静置,建堆、静置,第一次翻堆、静置,第二次翻堆、静置,第三次翻堆、静置;
3)播种:
对大棚消毒,放入制备好的培养基铺平,发酵,培养基在大棚内垂直搭架床,将菌种均匀撒在培养基表面,播种后,关闭门窗,保持高温,促进菌种萌发,当菌种萌发并向四周扩散时,增加通风量,当菌丝基本布满培养基表面逐渐加大通风量;
4)出菇管理:
发满菌丝后,进行一次彻底消毒灭虫,覆土材料用具有砂质的黄泥土或稻田深层土,要求厚薄一致,畦面平坦,畦面保持温润,覆完土到出菇,期间要加大通风量;
出菇期间的调水管理,少喷勤喷,当菌丝爬满土层,出现少量白色粒状物时要足量喷几次水,进入生殖生长阶段,同时加强通风,随时协调喷水;
5)釆收:
当子实体长至4-8cm,菌盖肥厚紧实,表面黄褐至浅棕色,菌柄与菌盖间的菌膜裂开前及时采摘,采菇后清除菇脚,死菇和老根,并及时补土,保持床面平整卫生,每潮菇收完,停水3-4天养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姬松茸的栽培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培养基的配方,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组成:玉米秆和/或玉米芯36份、狼尾草36份、甘蔗渣1.5份、牛粪15份、荔枝木屑11.5份、料水比1: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姬松茸的栽培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基的制备,为预湿堆放、静置3天后建堆、静置7天后第一次翻堆、静置7天后第二次翻堆、静置5天后第三次翻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姬松茸的栽培技术,其特征在于:培养基在大棚内垂直搭架床1-4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钦州市凤源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钦州市凤源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2883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鱼缸的自补水水培花瓶
- 下一篇:一种食用菌的培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