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称量分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29151.9 | 申请日: | 2015-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7363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8 |
发明(设计)人: | 戚俊;李燕;龚大伟;李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65G47/19 | 分类号: | B65G47/19;B65G47/44;B65G47/74;B65G43/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和瑞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4118 | 代理人: | 王挺 |
地址: | 23003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称量 装置 | ||
1.一种自动称量分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送料部(A)、称量部(B)和接放料部(D),以及用于控制送料部(A)、称量部(B)和接放料部(D)的控制显示部(E);所述送料部(A)设为电磁振动给料机;所述称量部(B)包括固连在支撑杆(B1)上的称重传感器(B2)以及与称重传感器(B2)固定连接的双向料斗(B3);所述双向料斗(B3)位于送料部(A)的出口下方;所述称量部(B)的双向料斗(B3)通过引导槽(C)构成将物料引至接放料部(D)的双向通道;
所述接放料部(D)包括旋转接料放料装置(D1)和回收料盒(D2),所述旋转接料放料装置(D1)和回收料盒(D2)分别位于接料导流槽(C1)和回收导流槽(C2)出口的正下方;
所述旋转接料放料装置(D1)包括支撑架(1)、固定在支撑架(1)上的由电机(2)驱动旋转的带座轴承(3)、可呈完全打开和完全闭合两种状态的接料放料盘(4);所述电机(2)的轴穿过支撑架(1)与带座轴承(3)内圈(31)的内侧面固连;所述接料放料盘(4)通过在其盘体(41)中心设置的中心轴(412)可旋转地固设在带座轴承内圈(31)的外侧面上;
所述带座轴承(3)的内圈(31)高于外圈(32),且内圈(31)外侧面上设有与所述中心轴(412)相配合的定位键(311);所述中心轴(412)底部为中空圆环,且中心轴(412)内直径与带座轴承内圈(31)的外直径相匹配,中心轴(412)下端设有定位槽(4121),所述定位槽(4121)与定位键(311)相匹配使得接料放料盘(4)固定于带座轴承内圈(31)的外侧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称量分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料斗(B3)顶部为敞口状,其底部通过对称分布在两侧的两料斗门(B32)构成底部开启或闭合的状态;所述两料斗门(B32)的同一侧均设有挡板(B33),且所述双向料斗(B3)在两挡板(B33)运动轨迹内的侧面上设有探测挡板(B33)位置从而检测两料斗门(B32)是否完全闭合的光电开关(B34);所述双向料斗(B3)上还设有分别驱动两料斗门(B32)开启和闭合的两对应减速电机(B3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称量分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槽(C)包括接料导流槽(C1)和回收导流槽(C2),所述接料导流槽(C1)和回收导流槽(C2)的入口分别对应于双向料斗(B3)的两个料斗门(B32)出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称量分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料放料盘(4)包括呈圆环状的盘体(41)以及盘底(42);所述盘体(41)沿圆周方向均匀设有至少一个接料放料格(411),所述接料放料格(411)底部开口尺寸小于顶部开口尺寸,且相邻所述接料放料格(411)之间封闭部分投影在底部表面上的闭合尺寸等于接料放料格(411)底部开口尺寸;所述盘底(42)沿圆周方向均匀设有与接料放料格(411)数量和尺寸相匹配的放料口(421),且盘底(42)的中心设有与盘体中心轴(412)直径大小匹配以供中心轴(412)穿过的圆形通孔(422);所述盘体(41)与盘底(42)彼此配合使接料放料盘(4)处于完全打开和完全闭合两种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动称量分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盘底(42)的外侧边缘上设有至少一个手柄(423),所述盘体(41)的侧面上对应手柄(423)的位置设有和手柄(423)相同数量的线槽(413),所述手柄(423)穿设于相对应的线槽(413)内,且手柄(423)可沿线槽(413)限定的方向移动以使得接料放料盘(4)打开或闭合;所述线槽(413)的用于限定手柄(423)移动的两端部分别对应于接料放料盘(4)的完全打开状态和完全闭合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自动称量分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盘体(41)的中心轴(412)和盘底(42)的圆形通孔(422)之间设有发条(43);所述盘体(41)中心轴(412)的下端紧固有定位环(44),所述定位环(44)的设置位置使得盘底(42)上表面与接料放料格(411)下表面紧密贴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2915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装置
- 下一篇:用于波峰焊设备的监控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