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注塑制品截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29372.6 | 申请日: | 2015-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8247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8 |
发明(设计)人: | 赵在衍 | 申请(专利权)人: | 尼特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38 | 分类号: | B29C45/38 |
代理公司: | 北京冠和权律师事务所11399 | 代理人: | 朱健 |
地址: | 韩国京畿***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注塑 制品 截断 装置 | ||
1.一种注塑制品截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注塑制品供给部(30),其将注塑制品装载于输送机并进行供给;
水平校准部(40),其将从注塑制品供给部(30)提供的注塑制品进行旋转而校准水平;
第一自动机(50),其从水平校准部(40)将注塑制品捡取,从而移动并放置至第一次截断位置;
第一截断部(60),其在所述一次截断位置将注塑制品截断;
第二自动机(70),其在所述第一截断部(60)将一次截断的注塑制品捡取,从而移动并放置至二次截断位置,或者对除二次截断的注塑制品的板体之外的部分进行捡取,从而再次放置至二次截断位置;
第二截断部(80),其在所述二次截断位置将注塑制品进行二次截断,或者对除二次截断的注塑制品的板体之外的部分(A)进行截断;
第三自动机(90),其在所述第二截断部(80)对二次截断的注塑制品的板体进行捡取,从而移动并放置至包装部;
旋转部(100),其设置于所述第二截断部(80)的一侧,并且在第二截断部(80)对除二次截断的注塑制品的板体之外的部分(A)进行旋转;
注塑制品排列部(130),其设置于所述第一截断部(60)及第二截断部(80)的下部,并且用于对注塑制品通过多个滚轮进行排列;
包装部(150),其对所述二次截断的注塑制品的板体利用上部及下部包装滚轴进行包装,
所述第一自动机从装卸位置移动至一次截断位置,第二自动机从一次截断位置移动至二次截断位置,第三自动机从二次截断位置移动至包装部,
所述注塑制品排列部(130)包括:左、右各一对的板体接触用气缸(132、132;134、134),其使多个滚轮(232、232;242、242)向前或后移动,以便与放置于安放台(432)的板体的两侧面接触;测微器(332、332;334、334),其连接于所述左、右各一对的板体接触用气缸(132、132;134、134),并且用于对多个滚轮进行精密地调节;一对气缸(152、152),其使多个滚轮(252、252)向前或向后移动,以便与板体的上下面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制品截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平校准部(40)包括:导向板(42),其对从输送机流入的注塑制品进行引导;旋转轴(44),其连接于所述导向板(42)并进行旋转;驱动源(46),其由使所述旋转轴(44)进行旋转的空气气缸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制品截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截断部(60)包括:两连杆式气缸(64),其分别设置于支撑架(62)的一侧,并可对截断冲程进行调节;截断刃固定架(67),其设置于所述支撑架(62)的下部,并且每两个分别设置于相间隔而设置的两个LM横档(63),从而随着向上、下移动的LM导向(65)而进行移动;第一截断刃(68a),其设置于所述截断刃固定架(67);第二截断刃(68b),其设置于夹具(68)的一侧,并与第一截断刃(68a)相对应;压缸(66),其设置于垂直板(69)的一侧,并且用于按压注塑制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注塑制品截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截断刃(68a)和第二截断刃(68b)相互交叉的同时,将注塑制品(10)的板体(13)截断,并且第一截断刃(68a)构成为具有倾斜角,第二截断刃(68b)构成为四边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注塑制品截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截断部(60)对通过第一及第二截断刃形成于注塑制品(10)的两侧的板体(13)的外侧按顺序进行截断,或者同时进行截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制品截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截断部(80)包括:两连杆式气缸(84),其分别设置于支撑架(82)的一侧,并可对截断冲程进行调节;截断刃固定架(87),其设置于所述支撑架(82)的下部,并且每两个分别设置于相间隔而设置的两个LM横档(83),从而通过向上、下移动的LM导向(85)而进行移动;第一截断刃(88a),其设置于所述截断刃固定架(87);第二截断刃(88b),其设置于夹具(88)的一侧,并与第一截断刃(88a)相对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尼特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尼特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2937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