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核磁共振成像系统降噪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510229627.9 | 申请日: | 2015-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774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15 |
发明(设计)人: | 宋天峰;刘春宝;赵勇;陈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奥泰医疗系统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3/42 | 分类号: | G01R33/42;A61B5/055 |
代理公司: | 成都高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2 | 代理人: | 李安霞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核磁共振成像 系统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核磁共振成像系统降噪装置。
背景技术
在核磁共振成像系统中,梯度线圈在脉冲电流和B0场的共同作用下,将产生宽频带的机械振动,梯度线圈的机械振动通过机械连接件传递到磁体和其它零部件上,造成整个磁体系统的振动,伴随机械振动产生100分贝以上的噪声,不加控制的噪声将引起患者的焦虑感并损伤患者的听力,因此需要采取措施控制核磁共振系统的噪声。
扫描时,人耳处于核磁共振系统中一定的区域内,降噪的主要目标是降低此区域内的声压级;目前有主动降噪和被动降噪两种方式,主动降噪通过降噪系统产生与外界噪音相等的反向声波,将噪音中和,从而实现降噪的效果;目前已经有用于核磁共振系统的主动降噪耳机,降噪效果好,但是价格昂贵,难以推广应用;被动降噪主要通过吸音隔音结构,降低患者腔内及磁体间的声压级。CN101796425A公开了一种利用体线圈(天线载体5)和外壳(盖体)组成的双层壁阻碍噪声的传播,该方法增加了体线圈的设计难度;CN103018691A公开了一种通过在超导磁体组件1和梯度线圈组件2的之间增加阻尼层的方法降低梯度线圈的振动噪声,但其所述螺旋圆管需要密封,且需配置一套保压系统,实施较困难。
国外一些文献和专利公开了一种将梯度线圈真空密封的方法,阻隔声压的传递,降噪效果显著;但这种方法实施难度大,系统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简单、高效的核磁共振降噪系统,能有效降低患者腔和磁体间内的声压级,减轻患者的焦虑感,保护患者的听力,结构简单,成本低。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公开的核磁共振成像系统降噪装置,包括壳体,在所述壳体上或壳体内部设置有体线圈系统,所述体线圈系统外侧设置有梯度线圈系统,所述梯度线圈系统外侧设置有超导磁体系统,所述超导磁体系统内筒表面、梯度线圈系统内、外表面均布置阻尼隔声结构,超导磁体系统、梯度线圈系统均位于壳体内部。
梯度线圈系统在梯度电流和B0场的共同作用下,将产生宽频带的机械振动,梯度线圈振动造成其周围的空气振动产生噪声,同时梯度线圈的振动通过机械连接传递到超导磁体系统上和体线圈系统上,造成整个MRI系统的振动,进而产生噪声;阻尼隔声结构布置在超导磁体系统内表面上,用以降低和消除超导磁体系统内表面的振动和噪声;阻尼隔声结构布置在梯度线圈系统的两侧表面上,用以降低和消除梯度线圈系统的振动和噪声;
优选的,所述体线圈系统与壳体的内壁之间留有间隙。体线圈系统被包裹在外壳内部;外壳自成一个封闭腔体,隔绝噪声向人耳位置的传递。
优选的,所述壳体开有缺口,所述体线圈系统安装在缺口中。体线圈系统与外壳组成一个封闭腔体,隔绝噪声向人耳位置的传递。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内壁部分或者全部覆盖吸音层。起到降低壳体内噪声的作用,初步测试,吸音层的降噪效果约10dBA~15dBA,可预期整体降噪效果越15dBA~20dBA。
优选的,所述阻尼隔声结构由隔音材料和阻尼层组成。采用密度较大的隔音材料,起到吸收超导磁体系统、梯度线圈系统振动能量和隔音的双重作用。
优选的,所述阻尼隔声结构为是薄板型或薄片型。
优选的,所述阻尼层与超导磁体系统内筒表面、梯度线圈系统内、外表面粘接。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周围的磁体间墙壁的内壁上设置有吸音结构。进一步降低磁体间和人耳位置的噪声;能有效降低磁体间内的声压级
优选的,所述吸音结构包括吸音腔和/或吸音棉。
本发明运用阻尼层、吸音结构、吸音隔音结构组成的降噪系统,有效降低患者腔和磁体间内的声压级,减轻患者的焦虑感,保护患者的听力;简单高效,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剖视图;
图2为实施例2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使用情形的示意图;
图中:1-超导磁体系统、2-梯度线圈系统、3-体线圈系统、4-阻尼隔声结构、5-吸音层、6-壳体、7-磁体间墙壁、8-吸音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奥泰医疗系统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奥泰医疗系统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2962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