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精度自动控制减压器在审
申请号: | 201510229682.8 | 申请日: | 2015-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479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9 |
发明(设计)人: | 朱浩;张源俊;孙兴亮;赵博;李承恩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K31/04 | 分类号: | F16K31/04;F16K1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永创新实专利事务所 11121 | 代理人: | 周长琪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精度 自动控制 减压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气体管路控制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高精度自动控制减压器。
背景技术
减压器通过调节阀芯的开度调节减压器出口的压力,在上游压力变化的情况下,保持减 压器出口压力满足使用要求。
在火箭推进领域,减压器用于将高压气瓶内的气体以要求压力输出到贮箱内,减压器输 出压力振荡会导致输送系统不稳定,影响火箭发动机燃烧,甚至可能由爆炸的危险。
对于挤压式固液火箭发动机输送系统,减压器控制贮箱压力,由于液路通过文氏管控制 流量,因此减压器压力振荡还会导致流量振荡,从而引起推力波动,导致试验失败。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高精度自动控制减压器,包括:减压器壳体、上阀 芯、阀芯垫片、下阀芯、阀芯底座、阀盖、推块、弹簧、弹簧座、步进电机与膜片。
所述减压器壳体为内部设计有气体通道的筒状结构,前后部分别设计有高压腔与低压腔, 均与气体通道连通;同时在减压器壳体内气体通道侧壁上设计有环形密封台肩,密封台肩位 于高压腔与低压腔之间。减压器壳体侧壁上开有减压器入口与减压器出口,分别与高压腔和 低压腔连通。
所述阀芯底座为一端密闭的筒状结构,同轴螺纹固定在气体通道内,且阀芯底座侧壁周 向上与高压腔间存在缝隙。
所述下阀芯同轴设置在阀芯底座内,与上阀芯同轴安装,且上阀芯与下阀芯间安装有环 形阀芯垫片;还需保证当阀芯结构沿轴向后滑动至极限时,阀芯垫片周向上与气体通道内的 密封台肩紧密接触。
所述阀盖前端与减压器壳体后端固定,且阀盖前端与减压器壳体后端间还设置有膜片; 阀盖内部由前至后安装有推块、弹簧与弹簧座;需保证当推块与环形限位台接触时,推块前 端、膜片与阀芯结构中上阀芯后端面间接触,同时阀芯垫片周向上与气体通道内的密封台肩 分离。
所述步进电机固定于阀盖后端,步进电机的输出轴端部与弹簧座后端面接触。
本发明专利的优点在于:
1、本发明高精度自动控制减压器,减压器出口压力精度高,满足高精度使用要求;减压 器使用弹簧作为敏感元件,通过调节预紧力来改变出口压力,针对变推力等应用,减压器出 口压力要求能随着试验的进行调整,让试验能更快更好的达到输入的要求,实现试验过程的 最优控制。
2、本发明高精度自动控制减压器,具有出口压力调节精度高、稳定性好等优点,可以在 试验过程中,可以根据输入指令自动调节输出压力,可以满足压力变化场合的使用要求,在 变推力固液火箭发动机试验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3、本发明高精度自动控制减压器,使用稳健的增量PID控制算法,保证减压器出口压力 调节的稳定。单片机采用增量PID控制算法进行控制,相比位置式控制算法,增量式PID算 法只保存当前时刻与前三个时刻的误差,不容易产生误差累积,增量式PID只计算增量,误 差或精度不足对控制系统影响较小;切换时,增量算法与原始值无关,易于实现手动到自动 的无冲击切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高精度自动控制减压器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减压器壳体 2-上阀芯 3-阀芯垫片 4-下阀芯
5-阀芯底座 6-阀盖 7-推块 8-弹簧
9-弹簧座 10-步进电机 11-膜片
具体实施方案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高精度自动控制减压器,包括减压器壳体1、上阀芯2、阀芯垫片3、下阀芯4、 阀芯底座5、阀盖6、推块7、弹簧8、弹簧座9、步进电机10与膜片11,如图1所示。
所述减压器壳体1采用高强度铝合金制成,为内部同轴设计有气体通道101的筒状结构, 用来安装阀芯底座5、上阀芯2与下阀芯4;且在减压器壳体1内前后部分别设计有高压环形 腔102与低压环形腔103,均与气体通道101连通;同时在减压器壳体1内气体通道101侧 壁上设计有环形密封台肩104,密封台肩104位于高压环形腔102与低压环形腔103之间。 减压器壳体1侧壁上开有减压器入口105与减压器出口106,分别与高压环形腔102和低压 环形腔103连通。本发明中设计减压器入口105通径4mm,压力0~23MPa;减压器出口106 通径6mm,压力0~5MP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2968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气压式管道连接件
- 下一篇:一种耐腐蚀新型船用钢铸件截止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