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螺旋叶片的加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229792.4 | 申请日: | 2015-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434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9 |
发明(设计)人: | 李开领;贾真;周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市爱德运输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33/30 | 分类号: | B65G33/30;B21C25/02;B21C23/16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董彬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螺旋 叶片 加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螺旋叶片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螺旋输送机适用于颗粒或粉状物料的水平输送,倾斜输送,垂直输送等形式。广泛用于化工、建材、机械、煤炭、冶金、轻工、粮食、医药、交通、水电等部门,用来输送各种各样的粉状和小块物料。
螺旋输送机的旋转轴上焊有螺旋叶片,当螺旋轴转动时,由于物料的重力及其与槽体壁所产生的摩擦力,使物料只能在叶片的推送下沿着输送机的槽底向前移动。
现有的螺旋叶片加工常使用车床车、轧机轧或者使用模具进行铸造,这些加工方法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对原料的消耗也很大;在车床、轧机或模具机器开启时所产生的废气也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螺旋叶片的加工方法,该螺旋叶片的加工方法操作简单,并且减少了螺旋叶片生产中产生的废气对环境造成的破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螺旋叶片的加工方法,包括:
(1)将金属机加工成圆形金属片;
(2)将圆形片进行冲孔处理形成环型金属片;
(3)将环型金属片沿径向开设缝隙形成开缝金属片;
(4)将开缝金属片进行挤压使得缝隙两端的部分作相向运动以形成螺旋叶片。
优选地,开缝金属片的挤压在压制模具中进行,压制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下模的顶部形成有导向柱,开缝金属片能够套设于导向柱上,上模的底部向内凹陷形成有导向槽且导向槽能够套设于导向柱上以使得上模和下模相接触;上模与下模的接触面均为螺旋面。
优选地,螺旋面的形状与螺旋叶片的形状相同。
优选地,导向槽的深度大于导向柱的长度。
优选地,上模和下模的外壁上均设有多条加强筋。
优选地,上模的顶端上设有吊环。
优选地,在步骤(4)之后,加工方法还包括将螺旋叶片的毛刺进行清除。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先使用机器加工出圆形的金属片,再将金属片的中心冲孔处理形成环型金属片,接着在环型金属片上开设缝隙形成开缝金属片,然后将开缝金属片开缝处的两端进行挤压使得其相向运动形成螺旋叶片的成品。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中的压制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上模 2-下模
3-加强筋 4-吊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在本发明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上、下、内、外”等包含在术语中的方位词仅代表该术语在常规使用状态下的方位,或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的俗称,而不应视为对该术语的限制。
本发明提供一种螺旋叶片的加工方法,包括:
(1)将金属机加工成圆形金属片;
(2)将圆形片进行冲孔处理形成环型金属片;
(3)将环型金属片沿径向开设缝隙形成开缝金属片;
(4)将开缝金属片进行挤压使得缝隙两端的部分作相向运动以形成螺旋叶片。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先使用机器加工出圆形的金属片,再将金属片的中心冲孔处理形成环型金属片,接着在环型金属片上开设缝隙形成开缝金属片,然后将开缝金属片开缝处的两端进行挤压使得其相向运动形成螺旋叶片的成品。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螺旋叶片的材质多为钢、铁等金属,质量较大,通过人力挤压开缝金属片以制得螺旋叶片难以实现,为了解决这一技术问题,优选开缝金属片的挤压在压制模具中进行,如图1所示,压制模具包括上模1和下模2;下模2的顶部形成有导向柱,开缝金属片能够套设于导向柱上,上模1的底部向内凹陷形成有导向槽且导向槽能够套设于导向柱上以使得上模1和下模2相接触;上模1与下模2的接触面均为螺旋面。
在上述压制模具压制螺旋叶片的过程中,为了便于控制螺旋叶片制成后的旋转角度以及表面的平整度,优选地,螺旋面的形状与螺旋叶片的形状相同。这样,只需要定制好压制模具的螺旋面的形状就可以通过挤压快速方便地批量生产出多个相同的螺旋叶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市爱德运输机械有限公司,未经芜湖市爱德运输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2979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多车型的搬运装备
- 下一篇:工件传送设备及其收料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