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纤维增强保温隔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29999.1 | 申请日: | 2015-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605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26 |
发明(设计)人: | 姚春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能华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6/12 | 分类号: | C04B26/12;C04B14/38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连围 |
地址: | 2152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纤维 增强 保温隔热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节能环保材料领域,涉及一种保温隔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纤维增强保温隔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保温隔热材料有无机材料和有机材料,无机材料有膨胀珍珠岩、加气混凝土、岩棉、玻璃棉等,有机材料有聚苯乙烯泡沫塑料、聚氨酯泡沫塑料等。这些材料保温隔热效能的优劣,主要由材料热传导性能的高低(其指标为导热系数)所决定。材料的热传导愈难(即导热系数愈小),其保温隔热性能便愈好。
一般地说,保温隔热材料的共同特点是轻质、疏松,呈多孔状或纤维状,以其内部不流动的空气来阻隔热的传导。其中无机材料有不燃、使用温度宽、耐化学腐蚀性较好等特点,有机材料有强度较高、吸水率较低、不透水性较佳等特色。
纤维增强保温隔热材料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保温隔热材料,通过添加纤维质保温材料中,来提高保温材料的保温效果和强度。
发明内容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目前保温隔热材料其导热系数较高、保温效果较差的问题,通过纤维增强的方式,进一步提高保温隔热材料的保温效果及其常规的机械强度,进而有效的解决了保温隔热材料的保温性能较差的问题。
技术方案: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纤维增强保温隔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纤维增强保温隔热材料包括下述重量份的材料:
优选的,所述的一种纤维增强保温隔热材料,包括下述重量份的材料:
所述的一种纤维增强保温隔热材料的制备方法,所述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首先将硅酸铝、钙长石、氟化钙三种材料分别用粉碎机粉碎,粉碎后,再将上述三种材料用球磨机进行球磨,球磨机中球料比为5:1-10:1,球磨时间为1h-3h;
(2)按重量分别取聚氨酯35-50份、酚醛树脂25-35份、聚苯乙烯泡沫塑料8-15份、球磨后的硅酸铝3-10份、球磨后的钙长石6-12份、球磨后的氟化钙6-12份、氧化锆陶瓷纤维10-18份、铜氨纤维6-10份、2-辛基十二醇5-9份,将上述的材料均投入至高温搅拌釜中,将高温搅拌釜温度调节为95-105℃,在该温度下机械搅拌50min-90min;
(3)搅拌后,将高温反应釜内混合材料放入高温模具中进行压制成型,高温模具温度为105-115℃,模具加压至25MPa-35MPa,即得纤维增强保温隔热材料。
优选的,所述的一种纤维增强保温隔热材料的制备方法,所述的步骤(1)中球磨机转速为60r/min-120r/min。
优选的,所述的一种纤维增强保温隔热材料的制备方法,所述的步骤(1)中球磨机中球料比为8:1。
优选的,所述的一种纤维增强保温隔热材料的制备方法,所述的步骤(2)中高温搅拌釜温度调节为100℃。
优选的,所述的一种纤维增强保温隔热材料的制备方法,所述的步骤(3)中高温模具温度为110℃,模具加压至30MPa。
有益效果:本发明的保温隔热材料在常规的保温材料如聚苯乙烯泡沫塑料、酚醛树脂等材料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入了纤维材料如氧化锆陶瓷纤维和铜氨纤维,以及2-辛基十二醇,上述材料的加入对于提高保温隔热材料的保温性能以及提高保温材料的拉伸强度都有较大的帮助。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1)首先将硅酸铝、钙长石、氟化钙三种材料分别用粉碎机粉碎,粉碎后,再将上述三种材料用球磨机进行球磨,球磨机中球料比为10:1,球磨时间1h;
(2)按重量分别取聚氨酯50份、酚醛树脂25份、聚苯乙烯泡沫塑料15份、球磨后的硅酸铝10份、球磨后的钙长石6份、球磨后的氟化钙12份、氧化锆陶瓷纤维18份、铜氨纤维6份、2-辛基十二醇9份,将上述的材料均投入至高温搅拌釜中,将高温搅拌釜温度调节为105℃,在该温度下机械搅拌50min;
(3)搅拌后,将高温反应釜内混合材料放入高温模具中进行压制成型,高温模具温度为105℃,模具加压至35MPa,即得纤维增强保温隔热材料。
实施例2
(1)首先将硅酸铝、钙长石、氟化钙三种材料分别用粉碎机粉碎,粉碎后,再将上述三种材料用球磨机进行球磨,球磨机中球料比为5:1,球磨时间为3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能华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能华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2999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厚涂型水泥基防水涂料
- 下一篇:抗氯离子腐蚀的混凝土增效剂及其生产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