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陡坡植被恢复水分调控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30377.0 | 申请日: | 2015-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9866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05 |
发明(设计)人: | 孙海龙;李绍才;李付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25/00 | 分类号: | A01G25/00;A01G9/10 |
代理公司: | 成都玖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1238 | 代理人: | 黎祖琴 |
地址: | 610044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陡坡 植被 恢复 水分 调控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陡边坡植被恢复治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陡边坡植被的恢复水分调控系统。
背景技术
水是影响环境变异的重要因子,也是植被恢复和生态环境建设的主要制约因素,尤其是对于高陡边坡植被而言,由于受坡面特殊立地条件限制,坡面实际受水量明显小于平地,再加上坡度较大,降雨时易形成地表径流,以及受坡面常年大风的影响,加剧了边坡水分的流失。因此,水分调控已成为高陡边坡植被恢复的关键制约因子。
目前,边坡植被恢复主要通过增加基材厚度、使用保水剂、人工浇灌养护等方式来满足植物生长所需的水分需求,中国专利CN 103229644 A公布了一种岩石边坡植被恢复客土基质与保水剂的双层喷播法,该方法分两次进行喷播,首次喷播基础层含缓释保水剂,二次喷播植生层含速放保水剂,其虽然在喷播初期能够保证植物萌发,但也存在如下问题:
一是施工过程较为繁琐,且喷播基材具有一定重量,增加边坡荷载不利于坡面稳定;
二是喷播基质组分配比比较复杂,尤其是保水剂配方组成多达5种,一方面增加施工成本另一方面容易操作失误不能起到保水作用;
三是长远来看,该发明所述缓释保水剂与速放保水剂使用寿命均较短,易降解,在植物生长后期不能满足其水分需求,且施用过多保水剂易对土壤造成破坏,不利于生态环境建设。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高陡坡植被恢复水分调控系统,该调控系统可有效保持高陡坡上植物生长基质的水分需求,防止高陡边坡水分流失过快,以满足植物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提高水分利用率,减少人工管养程序,有效实现植被恢复水分的自适应调控。
本发明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高陡坡植被恢复水分调控系统,其由下至上的结构为:
水分入渗调控层,铺设于高陡坡本体的表面,该水分入渗调控层为微孔渗水薄膜,其厚度为33-47μm,孔的直径为0.1-0.45μm,孔的数量为50-100万个/m2;
土工格室,尺寸为10cm*10cm,高度为10cm;
植物生长基质,由草炭198份,蛭石206份,种植土1200份,保水剂47份,复合肥26份,消毒剂1份,粘结剂1份,按重量比混合均匀制成,填充于所述土工格室中;
微孔储水袋和毛细排水带,共同埋于植物生长基质并位于土工格室中,其中,微孔储水袋的容积为50-100ml/个, 每个微孔储水袋的纵向间距和横向间距均为13-20cm,微孔储水袋的厚度为27-51μm,微孔的直径为0.1-0.5μm,微孔数量为50-95万个/m2,毛细排水带的高位端为自由端,低位端伸入微孔储水袋中,并与微孔储水袋焊接固定。
作为优选,微孔储水袋内填充有塑料制成的并起支撑作用的骨架、玻璃纤维或岩棉纤维,以防止微孔储水袋埋置于植物生长基质内时被压扁而导致储水能力下降或无法储水。
作为优选,所述毛细排水带的高位端截面积大于低位端的截面积,以更快速的将周围的水分引流入微孔储水袋中。
作为优选,所述毛细排水带的长度为8.5-9.5cm,宽度小于3cm。
作为优选,所述水份入渗调控层的厚度为38-42μm,孔的直径为0.23-0.33μm,孔的数量为70-80万个/m2。
作为优选,微孔储水袋的容积为70-80ml/个, 每个微孔储水袋的纵向间距和横向间距均为17-18cm,微孔储水袋的厚度为36-43μm,微孔的直径为0.35μm,微孔数量为50-95万个/m2。
本发明提供的上述高陡坡植被恢复水分调控系统,在自然降雨或人工浇水时,一方面通过最下层的水分入渗调控层控制水分向高陡坡本体表面下渗流失,保证了植物生长基质可以充分吸水,另一方面通过埋置于植物生长基质中的毛细排水袋,将植物生长基质中多余的水份导流至微孔储水袋中进行储存,当植物生长基质的水分含量较低时,微孔储水袋与植物生长基质之间的压差使微孔储水袋中的水分自动释放并渗入植物生长基质中,本系统可充分利用自然降水,减少坡面径流,在干旱缺水的条件下,微孔储水袋能够自动为植物生长基质提供水分,满足植物不同时间生长的需要,同时还可以减少甚至取消保水剂的使用,对土壤没有破坏,利于生态环境建设,减少人工管养程序,有效实现植被恢复水分的自适应调控,本系统结构简单,施工成本低,边坡荷载较小,有利于坡面的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高陡坡植被恢复水分调控系统的结构示意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3037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稻田控草方法
- 下一篇:风化基岩消落带陆生水长植树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