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股动脉穿刺术后下肢动脉搏动强弱监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30542.2 | 申请日: | 2015-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8377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7 |
发明(设计)人: | 苏涛;修红;冷敏;杨丽华;董海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5/0225 | 分类号: | A61B5/0225 |
代理公司: | 青岛海昊知识产权事务所有限公司37201 | 代理人: | 张中南,邱岳 |
地址: | 266003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脉 穿刺 术后 下肢 搏动 强弱 监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医疗监测设备,具体涉及一种股动脉穿刺术后下肢动脉搏动强弱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介入治疗股动脉穿刺术后的患者,由于需要长时间的加压包扎止血(一般为24小时),所以存在股动脉部分或全部压闭的危险,长时间的动脉闭塞导致组织细胞缺血缺氧,易造成肢体损伤的严重后果。在解除加压包扎之前,都需要进行下肢动脉搏动强弱的监测,以便早发现早处理,避免组织缺血坏死等严重后果。
目前,临床上主要是依靠医务工作者用手触诊感觉足背动脉或胫后动脉的搏动强弱来做出判断。触诊感觉因人而异,导致这种监测方式主观差异性太大,并且无法存留客观数据,很难及时发现下肢动脉闭塞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股动脉穿刺术后下肢动脉搏动强弱监测装置,以解决现行下肢动脉搏动监测不客观不直观的缺陷,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发明的监测原理:同时监测双下肢踝部血压数值,利用两侧血压数值及差值大小变化来判断是否出现下肢动脉闭塞的情况。
基于上述原理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
一种股动脉穿刺术后下肢动脉搏动强弱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两个用于套置在脚踝部位的脚腕套,该脚腕套上设有加压气囊,所述加压气囊通过连接管与控制装置连接,所述的控制装置通过脚腕套测量下肢动脉的血压,该控制装置包括信号采集单元、信号处理单元、显示器、报警器、存储器;
所述信号采集单元用于在同一时间采集两只脚腕套的压强信号,并通过模数转换将该信号输出至信号处理单元,所述信号处理单元首先判断两侧下肢动脉的血压是否处于以下范围内:收缩压不低于90mmHg,舒张压不低于60mmHg;若有一侧不处在上述范围内,则通过报警器发出信号;否则信号处理单元进行判断穿刺侧下肢动脉的收缩压是否低于正常侧下肢动脉收缩压的70%(即以正常侧下肢收缩压为参照,判断穿刺侧下肢收缩压是否低于正常侧下肢收缩压的70%,若低于70%,则通过报警器发出信号;
所述的显示器用于显示两侧下肢动脉的血压数值及穿刺侧血压较正常侧的百分比,当器发出信号时,显示器显示信号类型(一侧或两侧血压在上述范围内,以及穿刺侧血压低于正常侧血压的70%),并将本次的测量数据通过存储器来存储。
上述控制装置内含时钟电路,信号处理单元根据时钟电路提供的时间信息对患者进行24小时监测,监测频率可通过控制装置的按钮进行设置,系统默认的监测频率为每小时一次,通常患者在术后首个24小时内是发生下肢动脉闭塞的高危时段,需持续监测。
上述控制装置内还设有充气泵,所述的加压气囊通过充气泵来充气。
上述报警器为声光一体报警器。
上述电源可为内部电池或外接电源。
上述控制装置还连接打印机,用于将检测结果进行打印。
本发明的优点:针对现在下肢动脉搏动强弱监测方法主观性太大,无法存留客观数据的缺陷,该技术能直观的、客观的反应出下肢动脉搏动强弱的情况。通过下肢血压数值的变化,客观及时地反映下肢动脉搏动强弱情况,有效避免动脉闭塞导致的下肢组织缺血性损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装置使用时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脚腕带,2连接管,3控制器4电源,5信号采集单元,6信号处理单元,7显示器,8报警器,9存储器,10打印机,11时钟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1、2所示,一种股动脉穿刺术后下肢动脉搏动强弱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电源4、包括两个用于套置在脚踝部位的脚腕套1,该脚腕套1上设有加压气囊,所述加压气囊通过连接管2与控制装置3连接,所述的控制装置3通过脚腕套1测量下肢动脉的血压,该控制装置包括信号采集单元5、信号处理单元6、显示器7、报警器8、存储器9;
所述信号采集单元5用于在同一时间采集两只脚腕套1的压强信号,并通过模数转换将该信号输出至信号处理单元6,所述信号处理单元6首先判断两侧下肢动脉的血压是否处于以下范围内:收缩压不低于90mmHg,舒张压不低于60mmHg;若有一侧不处在上述范围内,则通过报警器发出信号;否则信号处理单元6进行判断穿刺侧下肢动脉的收缩压是否低于正常侧下肢动脉收缩压的70%(即以正常侧下肢收缩压为参照,判断穿刺侧下肢收缩压是否低于正常侧下肢收缩压的70%,若低于70%,则通过报警器8发出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未经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3054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