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1,2‑二酮衍生物的合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30736.2 | 申请日: | 2015-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9237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9 |
发明(设计)人: | 郭勋祥;顾大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C45/28 | 分类号: | C07C45/28;C07C49/784;C07C49/84;C07C49/813;C07C49/788;C07C303/40;C07C311/16;C07D263/22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36 | 代理人: | 封喜彦,胡晶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衍生物 合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类二酮衍生物的合成,尤其是通过炔烃的氧化反应,实现1,2-二酮衍生物的合成的方法。
背景技术
二酮衍生物是化学合成领域的一类重要结构模板,在诸多具有生理、生物活性的分子中都具有该类结构。该类化合物可作为有机合成、制药等领域的重要合成模块,用于构建诸如喹恶啉、咪唑等重要的杂环分子。
目前已经有大量的文献报道了各种不同的合成策略及反应体系应用于1,2-二酮衍生物的合成。其中最为直接的方法是通过对炔烃(可通过Sonogashira偶联反应制备)的选择性氧化,实现该类衍生物的制备。而这其中,大部分的方法使用昂贵的过渡金属作为催化剂,如:金属钯、金属金、金属钌等,相关研究如:Gao,A.;Yang,F.;Wu,Y.Tetrahedron 2012,68,4950;Mori,S.;Takubo,M.;Yanase,T.;Maegawa,T.;Monguchi,Y.;Sajiki,H.Adv.Synth.Catal.2010,352,1630;Xu,C.-F.;Xu,M.;Jia,Y.-X.;Li,C.-Y.Org.Lett.2011,13,1556;Daw,P.;Petakamsetty,R.;Sarbajna,A.;Laha,S;Ramapanicker,R.;Bera,J.K.J.Am.Chem.Soc.2014,136,13987.等,使得生产成本增高;另一些方法虽然用了廉价的金属铜盐,但存在试剂毒性、反应温度苛刻、底物范围受限等局限。相关研究如:Zhang,W.;Zhang,J.;Liu,Y.;Xu,Z.Synlett 2013,2709;Xu,N.;Gu,D.-W.;Dong,Y.-S.;Yi,F.-P.;Cai,L.;Wu,X.-Y.;Guo,X.-X.Tetrahdron Lett.2015,56,1517。
在二酮衍生物的合成方法中,以廉价且环境友好的金属锌盐为催化剂,从简单易得的炔烃出发,通过氧化法合成1,2-二酮衍生物的方法尚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合成1,2-二酮衍生物的合成方法,该合成方法以廉价且环境友好的金属锌盐为催化剂,从简单易得的炔烃出发,通过氧化法合成1,2-二酮衍生物。本发明的该合成方法具有催化剂原料成本低廉,催化剂无毒性,反应条件温和,底物可选范围广泛等优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1,2-二酮衍生物的合成方法,所述方法为:在氮气氛围下,以锌盐作为催化剂,将炔类化合物、氧化剂和有机溶剂混合,加热反应得到所述的1,2-二酮衍生物。其中,优选所述的炔类化合物为1,2-二取代乙炔类化合物。该合成方法的图示请参见图1。
优选地,所述的锌盐选自如下的一种或几种:氟化锌ZnF2、氯化锌ZnCl2、溴化锌ZnBr2、碘化锌ZnI2、硫化锌ZnS、氧化锌ZnO、硫酸锌ZnSO4、七水合硫酸锌ZnSO4·7H2O、六水合硝酸锌Zn(NO3)2·6H2O、磷酸锌Zn3(PO4)2、四水合磷酸锌Zn3(PO4)2·4H2O、乙酸锌Zn(OAc)2、二水合乙酸锌Zn(OAc)2·2H2O、三氟甲磺酸锌Zn(OTf)2、乙酰丙酮锌Zn(acac)2、二乙基锌ZnEt2、碱式碳酸锌Zn(CO3)2·[Zn(OH)2]3、氢氧化锌Zn(OH)2。其中,锌盐的摩尔百分比浓度优选为1-50mo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3073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稳定计数的水表
- 下一篇:阵列式海洋声信号测量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