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城镇污水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30770.X | 申请日: | 2015-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604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26 |
发明(设计)人: | 刘晏秀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1/12;C02F1/5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城镇 污水处理 系统 | ||
1.一种城镇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沉砂池(2)、隔油池(31)、曝气池(32)、絮凝池(33)、消毒池(22)、污泥干燥机(34);所述沉砂池(2)左侧上部水平设置有进水口(1),沉砂池(2)中下部倾斜设置有格栅(4),沉砂池(2)右侧通过连通管(3)连接隔油池(31),隔油池(31)上端竖直设置有抽油管(30),隔油池(31)右侧通过连通管连接曝气池(32),曝气池(32)中部设置有曝气管(28),曝气池(32)右侧通过连通管(3)连接絮凝池(33),絮凝池(33)右侧通过连通管(3)连接消毒池(22),消毒池(22)顶端左侧设置有消毒剂入口(23),消毒池(22)右侧上部水平设置有清水出口(21),消毒池(22)顶端中心位置设置有驱动电机(9),驱动电机(9)下部设置有搅拌杆(20),搅拌杆(20)下端设置有搅拌桨(19),沉砂池(2)、隔油池(31)、曝气池(32)、絮凝池(33)底部分别设置有集泥槽(5),集泥槽(5)底部设置有排泥管(6),排泥管(6)连接沉泥箱(17),沉泥箱(17)右侧下部设置有送泥管(7),送泥管(7)上设置有输泥泵(16),送泥管(7)的另一端连接污泥干燥机(3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镇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管(28)底部为盘状的圆管(35),圆管(35)上设置有若干通孔(2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镇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池(32)与絮凝池(33)之间连接的连通管(3)上设置有絮凝剂加药口(27),絮凝池(33)上部水平设置有支架(26),支架(26)下端竖直设置有若干刷杆(25),刷杆(25)上设置有毛刷(2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镇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干燥机(34)左侧底部水平设置有驱动电机(9),污泥干燥机(34)左侧中心位置设置有转轴(8),驱动电机(9)与转轴(8)之间通过皮带(10)连接,转轴(8)上设置有空心的转子(11),转子(11)右端水平设置有冷凝水排放口(15),转子(11)右侧上部竖直设置有蒸汽入口(18),污泥干燥机(34)顶端上表面中心位置设置有尾气排放口(12),污泥干燥机(34)顶端内表面设置有刮泥刀(13),刮泥刀(13)与转子(11)形成配合,污泥干燥机(34)右侧下部设置有出泥口(1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镇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桨(19)为倒U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30770.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动力回流高效脱氮工艺
- 下一篇:兰炭废水中煤焦油和氨酚的回收利用方法